苏轼轻咳两声后,向前迈出一步,率先恭敬地开口说道:“陛下圣明啊!此等决策实乃英明之举,微臣深感敬佩!”他那洪亮的声音在朝堂之上回荡开来。
其余大臣们这才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纷纷附和着说道:“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万岁!”他们脸上带着谄媚之色,心中却暗自懊恼自己方才竟然走神打盹儿被皇上发现了。
而此时端坐在龙椅之上的赵煦,心中却是冷笑连连。他心想:哼,你们这些家伙一个个都睡着了,真当朕没看到吗?如此热血沸腾、关乎国家安危的大事,你们居然也能睡得着觉,真是太不像话了!且先记着这笔账,日后再慢慢跟你们算账!
接着,赵煦目光转向苏轼,严肃地说道:“苏爱卿啊,此次战事之中,那些奋勇杀敌的战士们功不可没。所以对于他们的赏赐务必要足额发放下去,一分一毫都不得克扣。特别是那些不幸战死沙场的将士们,更要给予优厚的抚恤,绝不能让我们的将士们既流血又流泪啊!”
苏轼听闻此言,赶忙快步上前,躬身施礼道:“陛下放心,微臣定当谨遵圣旨办事。绝对不会让任何一位为国捐躯的将士受到丝毫委屈!”
赵煦见苏轼态度诚恳坚决,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大手一挥,高声喊道:“诸位爱卿,若还有何事需要上奏,尽可直言;若无要事,便就此退朝吧!”随着他的话音落下,朝堂之下顿时一片安静。
……
下朝后,一道道圣旨快马加鞭朝着边境方向前去!
民间引起了一场哄然大波。
要说之前宋子文对于军队改革,大家还抱着怀疑的态度,但是这次大胜仗,大封赏一出,众人就没有顾虑了。
只要有充足的利益,就有人前赴后继地往上冲!
“老张啊,你快点出来呀,县里的差役大人们到咱村啦!”村长扯着嗓子,焦急地呼喊着。
张老汉一听,心头一紧,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快步走出门外。
“村长,您这么着急找我,到底所为何事啊?”张老汉一边擦着手,一边问道。
村长迎上前去,压低声音说道:“老张啊,县里的差役大人专程前来,说是要给你们家送些东西呢!”
张老汉心中疑惑,但还是赶忙跟着村长来到了村口。只见几位身着官服的差役正站在那里,周围还围拢了不少村民。
张老汉走上前去,对着为首的差役躬身行礼道:“官人老爷,不知小老儿犯了何事,竟劳烦各位大人亲自前来?”
那位差役上下打量了一番张老汉,缓声道:“老人家莫要惊慌,你可是名叫张二牛?家中可有一子名为张柱,现于军中效力?”
张老汉连连点头应道:“正是,正是。不知我家那小子可安好?是不是在军中闯下祸端了?”
差役微微摇头,面露惋惜之色,沉声道:“老人家,实不相瞒,令郎张柱在和契丹狗大战时英勇作战,不幸壮烈牺牲,为国捐躯了”
听到这个噩耗,张老汉如遭雷击,身体晃了几晃,险些站立不稳。但他很快就稳住了身形,强忍着悲痛说道:“原来是这样,我家那小子一直都是个孝顺懂事的孩子,既然他选择了从军报国,战死沙场也是他的宿命。只是可怜我这白发人送黑发人呐”
村长见状,赶紧扶住张老汉,安慰道:“老张啊,节哀顺变。张柱兄弟是咱们村里的英雄,他的壮举定会被后人铭记。”
这时,差役从身后取出一个包裹和一块牌位,递到张老汉面前,郑重地说道:“这是朝廷发放的抚恤金以及令郎的牌位,请您收下。陛下和蜀王对令郎的英勇表现深感敬佩,特命我们前来慰问家属,以表哀思。”
张老汉颤抖着双手接过包裹和牌位,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多谢陛下和蜀王的恩赐,我儿能够为国尽忠,虽死犹荣。如今这太平盛世皆是陛下和蜀王赐予百姓的福祉,老汉的儿子能死在保卫国家的战场上,我倍感骄傲与自豪。待我回去后,定要将此事上报宗族,把他的排位放在宗祠里面,为他单独开辟一页族谱,让后世子孙永远铭记他的功绩!”
如此这般的画面频繁地呈现在大宋辽阔疆土的每一个角落里,那些英勇捐躯的将士们的家眷们,尽管内心悲痛欲绝,但那份源自亲人保家卫国、马革裹尸的自豪感却愈发强烈起来。
就在同一时刻,一股汹涌澎湃的参军报国热潮如燎原之火般在全国各地迅速兴起。许多热血青年怀揣着满腔热忱和雄心壮志,纷纷投身军旅,渴望能像那些英烈一般建功立业,为国家和民族争光添彩。
然而,一些目光长远且心思敏锐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559520/114993583.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559520/114993583.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