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572宾至如归
    两人敲定以后,唐植桐临走前额外叮嘱了佟旺两句注意安全,不全是为自己,主要是为佟旺考虑。

    佟旺当然知道安全的重要性,在家吃的时候格外注意,都是把房门管好,出去更不会乱说。

    虽然佟旺以前琢磨过万一眼前的小伙子骗自己钱该如何办,但过官面是不大可能的,因为至今为止他都不知道唐植桐的姓名、工作单位。

    最多也就带几个人,在上次等到唐植桐的地方蹲守,逮住打一顿发泄一下罢了。

    可这几次交易下来,佟旺发现这小伙子不是一般的守信用,能处!所以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先钱后货。

    唐植桐没想过佟旺找人把自己打一顿,但推演过佟旺被人发现、或佟旺想不开把自己给点了情况。

    首先佟旺是不知道自己姓名、单位的,哪怕他想尽办法知道了自己身份,过了官面,也调查不到自己的任何把柄。

    自己把东西往空间一扔,谁能查到?

    那么大的鲅鱼、那么大的虾,整个四九城能供应这种规格的单位非常有限。

    如果有人敢查,到时候也只会按照这种规格挨个找能搞到手的单位,而自己跟那种单位没有任何交际。

    按照眼下的情况来讲,没有证据的事情,是无法定罪的。

    这不是唐植桐胡说,而是有依据的推断。

    就在明年3月份,会有一起震惊最高层的惊天大案,615厂100号失窃80斤!

    615是编号,造币的,100号是厂内对黄金的代称,200号是白银。

    当时这批黄金是上面指派615厂进行提纯、重铸,用以还北边欠款的,可就这么不翼而飞了。

    上面下了死命令,限期破案,原话是“挖地三尺,也要找到丢失的黄金”。

    结果就是没有找到,有人在这件事中受到了行政处罚、工作被调动,但没有人蹲局子。

    直到1980年,盗窃犯拿着用锯锯开的30斤黄金去银行换钱,案件才水落石出。

    80斤黄金,按明年国内的收购价,接近21万元!

    惊天大案都草草结尾,自己这点恐怕连个浪花都算不上吧?

    肯定有风险,但唐植桐认为风险可控。

    之所以接这一单,也是为了后面处理掉空间里的东西做伏笔。

    除了海货,还有猪头、猪下水、青菜等,绝大部分都是吃的,总不能就这么存下去吧?

    除了自家吃用,其他好歹要换成原始积累吧?谁不想自己的子孙后代衣食无忧?

    那个赏宝的,面对镜头前好几箱子老纸币都特么无语了,更遑论什么银票、债券等等东西。

    说实话,唐植桐羡慕,羡慕镜头对面的情绪稳定、风轻云淡、衣食无忧。

    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有钱的基础上。

    都说原始资本每个毛孔都带着肮脏的血,作为受过雨淋的无产者,唐植桐从心底就不愿那么玩,割老佟的韭菜多好,你情我愿,一点都不脏,简直不要太完美。

    除此之外,唐植桐也想多存点,无论以后是去凭祥,还是二连浩特、满洲里,都得有硬通货打底,更何况哈密已经通车,“玉王”的计划可以着手实施了。

    押运处元旦前收到了新的押运路线路图,兰新线阶段性通车,火车已于1959年12月底通到哈密,部里将这一段的押运任务分配到了四九城市局。

    按照原来的历史,这段路线是属于沪县邮政押运的,不知道这中间是不是受到了唐植桐蝴蝶翅膀的扇动影响,毕竟在11月的时候,押运处为了统计邮编推广情况刚增添了人手。

    既然邮车能通到哈密了,唐植桐就琢磨着找机会往那边跑跑,到时候往玉石滩上跑两圈,搞点玉囤起来,可一看地图傻眼了。

    西北太特么大了!

    哈密在东北角,和田在西南角,两个地方在地图上的直线距离是1300多公里,而且没有通火车。

    没办法,唐植桐只能往最坏了打算,先过去看看情况,如果去不了和田,就从哈密当地买点,既然是买,肯定是需要钱的。

    从佟旺的别院出来,唐植桐骑着自行车去了什刹海。

    湖面冻的很瓷实,不少人在上面嘻嘻哈哈,滑冰的、拉着玩的,有小孩子,也有青年人。

    中年人和老年人裹的严严实实坐在另一边,人手一个马扎子,各自守着一个窟窿眼冰钓。

    两拨人泾渭分明。

    唐植桐将自行车放路边,锁好,小心翼翼的下到河面上,朝冰钓的那边走过去。

    “爷们,抽颗烟?”唐植桐照着旁边渔获最多的人过去,先把烟掏出来递过去。

    “谢了,爷们。不白抽你的,两块五。”那人用脚踩住鱼线,摘下手闷子,捏了一颗烟,说道。

    “嚯,这么明显吗?”唐植桐乐了,还没等自个开口问价,人家就报价了。

    “嗐,这数九寒冬的,谁没事来冰上溜达啊?冻死个人。”那人凑上来,点上烟,含在嘴里,双手用力的互相搓了几下,促进血液流通。

    “您说的在理。现在还有人查吗?”唐植桐一听这个价就打掉了买鱼的念头,两个月前还一块五一斤呢,现在都两块五一斤了,自个从妇联拿到的那点邮费,只能买四斤,这价格涨得够猛的。

    “就这年景,查啥啊,再说了,大冷天的,人家也不乐意出来挨冻。”那人满不在乎,没有避讳唐植桐,也没有避讳别人。

    这回答让唐植桐想到了某些交警交通执法时看到弱势群体,低头也好,扭头也罢,主打一个没看到。

    无论怎么说,执法有温度,挺好。

    “得嘞,谢谢爷们。”唐植桐站起身来,朝四周看看,除了个别鬼鬼祟祟想买鱼的,没看到有人盯梢。

    “客气。”钓鱼的大哥朝唐植桐举了举夹着烟的手,一点都不在意他光问不买,这年头,只要有鱼就不愁卖。

    唐植桐张望了一下,又朝岸边走去,现在时间还早,能先钓会鱼,等会再回去做饭。

    买了鱼线鱼钩,唐植桐从空间薅了一根柈子,充当板凳,又回到了冰面上,寻了一个没有人守着的冰眼。

    冰眼四周的冰渣清晰可见,但底部已经有点结冰了。

    唐植桐估计可能是这人受不了冻,又没钓到鱼,就走了。

    唐植桐不挑地方,用柈子把下面的冰砸开,然后坐在柈子上,往鱼钩上挂饵。冬天鱼食少,鱼特别喜荤腥,所以唐植桐用的鲅鱼的内脏。

    兴许是鱼饵的味道霸道,不一会的工夫,就有鱼咬钩。

    个把小时,唐植桐钓上来了六七条,这上鱼速度,看的旁边的钓鱼佬眼热,也有人凑上前想买,唐植桐都没点头。

    唐植桐看看时间,已经接近十一点,得回去做饭了,才起钩收拾着往回走。

    六七条鱼有大有小,中午能加个菜了。

    唐植桐这边刚走,旁边眼热的钓鱼佬就麻溜的收拾了一下自己的东西搬了过去…

    来到椿树胡同,唐植桐没有打扰教学,笑着点点头,把外套、行头放好,拎着鱼进了厨房,并关上了门。

    都说苏省是散装的,其实皖省也半斤八两、不相上下。

    皖省被江淮两条长河贯穿,在地理上分为了皖北、皖中、皖南三个板块。

    不管是饮食文化还是语言生活习惯等,这三个地方都大不相同。

    皖北因多平原,农作物主要是小麦,饮食上更偏向于中原地区,主食以面食居多,菜系偏向于鲁菜,重油、重色、重刀工。

    皖中夹在江、淮两条长河中间,水系发达,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所以皖中人以大米为主食,菜系偏向淮扬菜,讲究火候,擅长精挑细琢,口味平和清鲜。

    皖南“七山二水一分田”,恶劣的地理条件造就了皖南人的吃苦耐劳、能拼能打的精神,其中以徽商为代表,最有名的恐怕就是胡雪岩了。

    皖南的主食以大米为主,但也吃面食,菜是徽菜。

    徽菜有个特点:重盐好色,轻度腐败,代表菜是臭鳜鱼、毛豆腐。

    徽菜擅烧、炖、蒸,喜用菜籽油,重油、喜鲜,辣菜少。

    由于生活环境的原因,唐植桐并不会做徽菜,不过可以求助场外好友嘛,麻三哥那边肯定有人会。

    古恪展祖籍皖省,但出生、求学都是在泰州,到时候一块问问淮扬菜的做法,总有一款适合他。

    得抓紧再写封信过去,尽快把菜谱拿到手,也能让古恪展在四九城尝到家乡的味道,要是再有点宾至如归的感觉,那就更棒了。

    唐植桐按照自己的风格做的菜,每样都做了两份,一份辣的,一份不辣,勉强算是兼顾众人口味。

    做菜的时候,叶志娟拎着菜进了厨房,看着已经炖出来的鱼,说道:“桉子,你这是钓鱼去了?”

    “嗯,上午闲着,过去走了一遭。运气不错,可以加个菜了。”唐植桐一边颠着勺,一边说道。

    “我托食堂的师傅给捎带了点菜,其中有两条鲅鱼,想着中午吃了呢,没想到撞一起了。”叶志娟满意女婿的细心,但也有些遗憾,一顿全吃了有些奢侈,留着又担心坏掉。

    “没事,妈。一会我找个箱子,把鱼放里面,然后挂在北窗外面。就这天气,三五天都不带坏的。”似乎是看出了叶志娟的担忧,唐植桐瞅了一眼厨房的窗户。

    这要是放几十年后,估计得有人专门加装往外探出一块的特殊窗台,然后用推拉窗封闭,既保温,还能防止老鼠祸祸。

    眼下没这种条件,哪怕往窗台外面放东西,也得找个妥帖的家什,否则老鼠啊、鸟啊,可不跟主人讲究礼仪。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399878/111391195.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399878/111391195.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