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李原又向青原县送了一批酒。
这次又入账了百余贯。
李原决定开始麻纺工坊的计划。
他需要做的事情有四件。
首先就是建设工坊所需要的地皮。
老村正直接将村中南侧的一片宅地划给了李原。
面积很大,如果按村中的土屋算,足以可以容纳五六户的面积。
第二件事,就是工坊所需要的纺织机。
目前大梁使用的纺织机在李原看来非常简陋。
大约相当于前世汉代斜织机的水平。
李原上一世看过一些古代纺织机械的书籍。
而且在他上一世农村的家中老宅中,有部李原姥姥使用过的改良织机。
当年他觉得织布机很好玩,曾经仔细研究过这种织机的结构,可以说烂熟于心。
这种改良织机,比现在大梁所使用的织机要先进很多。
改良织机不但可以纺麻,还可以纺棉,纺丝绸,纺锦缎。
织出来的布匹更加细密紧实。
由于使用了更先进的飞梭,纺织的速度比目前织机要快数倍。
李原决定将后世的那种改良织机复原出来。
但难点却在纺织机的制造上。
这种改良纺织机结构相对复杂,李原虽然自己也懂一些木工。
如果是他一个人造的话,估计十几天能造一架织机就不错了。
而要运作麻纺工坊,李原觉得第一批至少也得十架改良织机才行。
显然他一个人,无法在短期内造出那么多的改良纺织机。
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去找其他工匠帮忙。
但李原又不想这种改良织机的技术现在就传出去。
李原又琢磨了一阵,觉得唯一的办法就是。
将织机拆成不同的零件,分别交给不同的工匠制造。
再由李原统一进行组装,当然以这个时代的工艺,这种方法难免会出现一定的制造误差。
不过为了保守秘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李原花了一天的时间,将改良织机的结构拆分开,绘制了数份图纸。
并且严格标注了零件的尺寸。
至于工匠,李原决定去趟西河堡,他记得堡中有好几家木工坊,应该可以找到足够的工匠。
第三件事是要到西河堡的镇守衙门办一份麻纺工坊的商贴。
这个可以去找工匠的时候一起去办。
最后一件就是要派人收购苎麻,工坊一旦运作起来,对于原料的消耗非常惊人。
他可不想工坊因为缺少原料而停工。
李原要建麻纺工坊的事,在东乡村很快就传开了。
人们是奔走相告。
李原开出了帮工者,一日十文工钱,管一顿饭的报酬。
几乎村中没什么事的兵户都来了。
督造工坊这件事,李原交给了福叔和刘黑子。
福叔为人圆滑善于沟通,刘黑子为人本分,认死理。
福叔负责组织人手,刘黑子负责工程验收,可以说是人尽其用。
李原要造的工坊房屋并不算复杂。
就是一种举架比普通房屋高大一些的长屋。
同样也是茅草顶,夯土墙壁,只是用了更多的木材做支撑。
这种长屋并不算难造。
村中很多人都会。
只要材料充足人手够用,屋子十几天就可以造出来。
当工坊开始修造长屋的时候,李原则带着崔平去了西河堡。
工坊的商贴很容易办,交了300文钱李原就拿到了商贴。
再就是找到工匠,打造足够的织布机和纺车。
他和崔平走遍了西河堡中的各家木工坊。
总算是找到了足够的工匠分造各部分零件。
并约定十日后,各家所造的部件统一运到东乡村。
安排好这件事,李原又派崔平去附近各村收购苎麻。
约定好价格,同样要求送到东乡村。
李原返回到村中的时候。
发现工坊的工地上,一片热闹的场景。
人们往来穿梭,运送着木材土方和石料。
李原要建的三座长屋每日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成长。
李原甚至在工地上见到了很多孤女自愿来帮忙。
她们知道这座麻纺工坊,就是为她们这些孤女建的。
心下感激,能做的就是帮工地运输打杂烧开水。
她们比任何人都希望工坊早日完工。
负责监督的福叔和刘黑子也没亏待了这些孤女。
只要来帮忙的,每人都管一顿粟米饭,外加五钱的工钱。
后来村中的老人和孩子听说之后,也赶来帮忙。
李原依旧让福叔和刘黑子给他们管饭和每日五文的工钱。
就这样,几乎在全村人的帮助下。
不到十天时间,麻纺工坊就建成了。
工坊内有三间长屋,最小的一间是沤麻室。
苎麻运来后,会先在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560682/115602136.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560682/115602136.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