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十岁科举状元,朝廷震惊 > 第379章 退居二线
    朱筱睁开眼睛,转头看去,发现竟是陈公子正站在不远处,手中也拿着几个包子,脸上带着诧异的笑容。

    “陈兄,你怎么也来这里?”朱筱有些惊讶,但随即笑道,“看来我们今天都想着要随性一回。”

    陈公子笑着走过来,在朱筱对面坐下:“是啊,我早晨出来散步,闻到这股香气,实在忍不住,就买了几个包子。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你。笑意更深:“看来美味是有魔力的,连我们这样的人也无法抗拒。然后继续各自品尝着手中的包子。包子虽小,但带来的满足感却是巨大的。朱筱感到内心的那股轻松愈发明显,他找到了久违的那份简单与纯粹。

    “朱兄,你平日里太忙了,像今天这样随性而为的机会不多吧?”陈公子轻声问道,眼中带着一丝关切。

    朱筱点了点头,缓缓说道:“是啊,平日里总是事务缠身,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可是今天,我突然想通了,有时候真的需要放松一下,给自己一点自由。”

    陈公子微笑着点头:“你能这么想,我真替你高兴。我们都需要这样的时光,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朱筱感到心中一阵暖意,他知道,自己确实需要更多这样的时刻,不再总是被责任和压力所困扰。他将手中的包子咬下最后一口,心中那股沉重感似乎也随之完全散去。

    “陈兄,今天的包子真是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朱筱笑着说道,语气中带着轻松,“有时候,简单的事情真的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眼中带着欣慰:“朱兄,快乐不一定要来自大事,有时候,平凡的小事反而更能触动人心。感到心中那股压力似乎彻底被释放了。他知道,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但他已经找到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式,去应对这些挑战。无论是一个肉包子,还是一次随性的出行,都能让他在压力中找到片刻的宁静与满足。

    吃完包子,朱筱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感受到一股久违的轻松。他知道,今天的这个早晨将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更加从容、更加自在的开始。

    “陈兄,我们该回去了。”朱筱转头对陈公子说道,语气中满是轻松与满足。

    朱筱从小便聪明过人,性格沉稳,极具韧性。在朱元璋的政策下,大明初期正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各种制度逐渐完善,天下百姓也因战乱后的安定生活而满怀憧憬。然而,朱筱的家族虽有军功,却并未因此而显贵,父亲朱忠对儿子要求极严,不允许他因家中微薄的功勋而产生任何骄傲之心。

    在朱筱十岁那年,他随父亲第一次进入南京,这座大明帝国的新都城让他大开眼界。南京城气势恢宏,宫殿层层叠叠,巍峨壮丽,街道上人流如织,百业兴旺。朱筱对这些繁华景象既感到好奇,又感到隐隐的压力。父亲在城中的时间并不长,很快便因边疆事务返回军中,但这次短暂的入城经历深深地印在了朱筱的心中。

    随着年岁的增长,朱筱的学识渐渐丰富,他不仅研读了儒家经典,还对军事、农政、法治等多方面表现出浓厚兴趣。朱忠虽希望儿子未来能出人头地,但也从不偏废文武两道。他要求朱筱既要能文,又要善武。于是,朱筱在书本与武场之间来回穿梭,日复一日,丝毫不敢懈怠。

    十五岁那年,朱筱终于有了更近距离接触朱元璋的机会。那是在一次大规模的阅兵仪式上,朱元璋巡视军营,朱忠因在边疆立功,特被召回京城参与这次阅兵。朱筱跟随父亲来到军营,亲眼目睹了这位开国皇帝的威严风采。

    朱元璋年过五旬,身材高大,目光炯炯有神,尽显一代天子的气度。他巡视军队时,言语不多,但每一句都带有莫大的权威,令在场的将士们心生敬畏。朱筱在一旁默默观察,心中却有诸多疑问。他暗自揣测,这位统一天下的帝王是否真的如传闻般严厉无情?又或是,他只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定而不得不如此?

    阅兵结束后,朱忠带着朱筱拜见了朱元璋。朱元璋对朱忠的军功表示了肯定,随后注意到了站在一旁的朱筱。他问道:“这便是你的儿子吗?”

    朱忠恭敬地回答:“正是,微臣的犬子朱筱。”

    朱元璋看了朱筱一眼,微微点头,说道:“眉宇间倒有几分聪明劲,今后好好读书,不要荒废了。”朱筱忙跪下叩头,感激万分。这一面之缘虽短暂,却让朱筱对朱元璋的印象更加深刻。

    此后几年,朱筱随着年纪的增长,见识也逐渐增广。他渐渐意识到,朱元璋的治国之道实非寻常。大明初立,内外不稳,朱元璋不仅要面对北方的残余势力,还要时刻提防国内的叛乱和各地的豪强。因此,他的统治风格才如此严苛,不容任何闪失。

    然而,朱元璋的治国手段并非只靠铁腕与高压。在他的统治下,大明百姓逐渐恢复了安定的生活,农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户籍制度的推行使得国家的税收更加规范,而明初的法治建设也颇有成效。朱筱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了这些治国方略,心中对朱元璋的敬佩也在日益加深。

    大约在朱筱二十岁时,他的父亲因年迈逐渐退居二线。朱筱自知自己肩负重任,便决意投身于国家的建设中。他选择了科举之路,这不仅是实现自身抱负的途径,也是他为家族争光的唯一出路。科举之路漫长而艰辛,然而,朱筱凭借自己的才智和勤勉,最终在乡试中崭露头角。

    在科举考试期间,朱筱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志青年,对国家的未来充满理想与抱负。尤其是一位名叫李茂的书生,与朱筱志趣相投,二人很快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