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在东北松花江上 > 第二一一章 掸邦缅共根据地
    掸邦是缅甸的自治邦之一,位于缅甸北东部,东北与云南交界,东与老挝、泰国毗邻,南连缅甸克耶邦和克伦邦,西接曼德勒与实皆二省,北靠克钦邦。

    1962年3月,吴奈温以防止国家分裂为由,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吴努政府实行军人执政。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缅共开始在掸邦地区,开展武装斗争,建立了根据地,设立了缅共人民军东北军区。

    缅共是缅北产生动乱和军阀割据,绕不过去的回忆。

    (写出来不好把握尺度,不写说不清楚缅北的历史。最后决定略过缅共这一道坎。)

    缅共成立于一九三九年八月十五日。

    五十年后的1989年9月,他们终于走到了革命的尽头。101军区司令员丁英,宣布脱离缅甸共产党,成立了“克钦新民主军”。当丁英将最后的决定通知德钦巴登顶主席时,这位戎马一生的领导人,双眼不禁落下了辛酸的眼泪。

    不得已,德钦巴登顶等人只有再次离开了101军区。他们的去向也只有一个地方,那就是北方大国。

    德钦巴登顶旅居北方,在那里度过他的余生。

    1989年开始,缅共分崩离析,分裂为:果敢、佤邦、小勐拉三个军阀割据势力,分别转向与缅甸政府和谈。

    一九六四年。缅甸吴奈温总理赴北京,进行国事访问,划定两国边界线。按照国际惯例和政治上的考量,北方大国逐渐撤回军事顾问,撤回大批知识青年,停止资金支持!

    缅共领导下的军队很快就找到新的赚钱渠道,就是缅甸历史遗留下来的赚钱方式,栽种销售贩运毒品,据某大国情报机构披露,缅共除了得钦巴登顶一人,缅共所有高层领导人,个个都是世界知名毒枭。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贩毒制毒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制裁,为了得到国际援助。缅共下属各军阀,开始在缅北地区,申请开办博彩业批准执照,并在地方自治的大旗下,缅北电诈园区,犹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

    缅共解散以后,中央委员以上高级领导人,都由北方大国收养。

    1997年12月24日,德钦巴登顶于北京病逝,享年83岁。

    缅甸共产党,经过50年的努力革命,最终降下了历史的帷幕。

    在五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出人、出钱、出力,派出顾问队伍,在革命低谷的时候,做好人员安置和保障工作,文革期间,传说有超过一万名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胸怀把红旗插遍全世界的伟大理想,走进缅北战场,据传在缅共101军区,就有昆明营、四川营、广州营、女子连,等等纯知识青年队伍,更因为他们有知识、有文化、脑子活、主意多、敢打敢拼,缅共旗下军队中高层领导人,有很多职位,都由知识青年担任。

    缅甸掸邦军阀队伍中,很多高层领导,都有是当年知识青年身份的传闻。

    甚至有人传谣言,三家军阀领导人本身,都有可能,也是当年的知识青年身份。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缅北军阀割据,毒品肆虐,赌博电诈成风。

    明朝三大才子之一杨慎,写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每当让人读起来的时候,总是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千秋功罪,谁来评说?

    李一帆离开腾冲市,回到缅北掸邦老街。

    罂粟并不是原产于缅甸。1852年,英国殖民者占领缅甸后,发现这片水土,是最适合罂粟花生长的理想之地,于是殖民者亲自上山,言传身教,诱使当地居民大面积种植罂粟。细小如芝麻大小,褐色的罂粟种子一撒,罂粟花逐渐在这片土地上开始疯狂蔓延,在漫山遍野的山区的耕地上,便开出了艳丽的诱人之花,奔放而妖冶,充满诱惑却饱含毒汁。在掸邦的部分地区,罂粟种植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据说,“金三角”的毒源,就在其中。

    缅甸虽积极禁毒,但毒品问题依旧屡禁不绝。尽管政府严厉打击,但消灭了一批,又有一批毒枭崛起,并在缅北地区,生出了一个又一个“开满罂粟花的坟墓”。

    在全球范围内,缅甸的罂粟种植面积,位居第二位。

    空间里取出一部分中药的丸散膏丹,化身中医的李一帆,沿着掸邦地区的道路,逐渐向金三角中心,泰国大其力接近。

    在缅甸金三角栽种罂粟,种毒、制毒、贩毒的人,不仅仅缅共培养出来的几支军阀部队。

    还有一支国民党的溃兵,也来到了缅甸金三角地区。

    解放战争末期,国民党军节节败退、大势已去。但仍然有一些国民党军官不甘认输,他们与蒋介石一样,都想着“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时刻准备东山再起。尤其是大多数非嫡系精锐的国民党军,都被蒋介石留在大陆自生自灭。

    为谋求生路,国民党第8军237师709团少将团长李国辉,便带着一千余残兵败将,从云南的西盟佤山,撤往西南境外的缅甸,以此躲避解放军的围追堵截。他们还并不知道已经沦为了蒋介石的“弃子”,仍然妄想着通过暂时的退守等待时机,在合适的时候“反攻大陆”。

    当李国辉率部到达“金三角”时,遇见了国民军第26军278团副团长谭忠,率领的六百多溃兵,并陆陆续续找到了在缅甸车佛南,流亡多年的原中国远征军,第6军93师两百多人,纠集成一支多达一千五百余人,大规模溃败部队。

    此时的国民党政府,早已自身难保,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管他们,以形势危急、无力支援为由,向他们汇去了五万泰铢,让他们自行解决出路。

    这支部队对蒋介石忠心耿耿,李国辉决定,在金三角建立起一个,长期驻扎的武装根据地,以随时策应蒋介石的“反攻”行动。

    于是,这三支溃兵合并起来的队伍,便由李国辉担任总指挥,谭忠担任副总指挥。大家积极利用那五万泰铢的“经费”以及军中剩余的物资,修建起一个像模像样的营地,并大肆招兵买马。很快,一些滞留在大陆的国民党残兵或土匪,便闻声偷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559596/115051426.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559596/115051426.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