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会儿,大堂哥过来了。
许是陆文且帮他介绍了个官衙的活计,原本没啥来往的两房人,这才短短几天,他竟然过来了这边好几趟。
来就来吧,还破天荒地给陆知义两兄妹一人一个拜年红封。
“这娃子是?”
待看到陆文且怀里抱着的苟长平时,大堂哥就有些犯难,他身上没带那么多封子。
陆文且笑道:“这是我干儿子,叫苟长平,长得还行吧?”
“他阿爹苟顺,前几个月不是为我豁出了一条命吗?这是我替他抱养回来的……”
“呵呵,文且一看就是个知恩图报的……”大堂哥从衣兜里又掏出十个铜板,叠在一起,给小长平两只手都塞满了,“大伯今儿没准备封子,就直接给铜板啊,长平要听话吃饭长高高哦!”
虽说银钱不多,但多少也是份心意。
冷了这么多年的两房人,终于被陆文且的一个善举,给撕开了一个口子。
“啊!”
苟长平一拿到铜板,就朝身旁的干娘,也就是方雨桐递了过去,嘴里还“啊!”“啊!”地叫嚷着,仿佛是在邀功。
方雨桐用食指挑了挑他的小嘴儿,很是给面子地接过了他手里这十个铜板的孝敬银子。
干儿子的举动,陆文且看得越发欢喜。
这小子,越看越有出息,得了点儿好东西,就知道交给他干娘保管。
不多久,三叔和三婶,也带着几个半大娃子过来了。
这下,满满登登坐了一桌子,陆文星作为东道主,这个要倒茶,那个要喝酒,时不时还帮几个娃子抓上一两把吃食。
抱着个娃子舍不得放的陆文且,摆摆手对自家大哥说道:“今儿我要带娃子,就不喝酒了,给我倒茶,免得熏了他。”
许是陆文且这个街溜子,终于支楞起来了,也可能是上次苟顺的丧事,让大家看到了陆文且重情义的那一面。
正月初一这个专门用来过家的日子,好些人都过来了陆家大房玩。
让自从建起这栋房子,年初一就没咋热闹起来的陆家大房,今年总算热闹起来了。
就连族长家的大孙子,都来找比他小两岁的陆知义玩,对他描述的县城学堂里的各种新奇事迹,很是感兴趣。
坐了没一会儿,他的两个弟弟也过来了。
一个和陆知义同岁,一个比陆知义小一岁,都是大差不差的娃子,虽说以前没咋来往,但相处了一小会儿,就玩到一起去了。
陆知义把自己的书本和课业,都拿出来给他们看,当听到说夫子曾带着他们七八个同窗,去至交好友家玩了好些天儿,他们三兄弟是羡慕极了。
回到家,就朝爹娘嚷嚷着,也想要去县城念书。
当天下午,族长家的大儿子,就过来了。
坐了没一会儿,就问起了在县城进学的一应事宜。
当得知,一年就要几两银子的束修,衣食住行还要另外出银子,还有时不时要参加一下这个诗会,去夫子的至交好友家,也得带上礼物,还有同窗之间的来往人情,加上自己用的笔墨纸砚……
一通算下来,发现一年下来,最少也得七八两往上,要是人情来往的多些,说不定就得超出十两。
他长叹一口气,不得不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们家的三个儿子,都在隔壁村的夫子家进学,全都是读书的好苗子。
托举一个上县城,一大家子人,还勉勉强强能应付过来,若三人都送去,那肯定是够呛,只怕家里连饭都吃不上。
就这,还是因着几兄弟没分家,有一个当族长的老父亲在,要是分了家,只怕连隔壁村的学堂,都得停掉。
几个弟弟脸上的不满日益渐盛,这个口,他开都不知咋跟他的族长阿爹开。
晚上,族长大儿子两口子躺在床上,他把在陆文星家打听来的一切,说给媳妇儿听。
完了之后,颇为感慨地说道:“真是没想到啊,阿爹当了十几年族长,还不如陆老二那个窝囊货。”
“人家虽说早死了十几年,但人家孙子命好啊,念个书都跑到县城去念,再看看咱家这三个儿子,只得苦哈哈地在村子里念……”
族长家大儿媳妇是个主意正的,万事会从自家身上找原因。
听到男人说出这话,当即就怼了回去,“怪啥?都怪你这个做阿爹的没能耐!”
“陆老二是窝囊了一辈子,啥也没传给两个儿子,但你看看人家陆文星,有泥瓦匠的手艺,走哪儿都吃香。”
&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559556/115031180.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559556/115031180.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