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1鄂州大旱
至于皇帝,早在大相国寺他就见到过她为难产的妇人扭转胎位。
那样有主意的姑娘,即便是在宫里给宫女内侍看诊,给妃嫔“手术”,倒也不足为奇了。
皇帝不在意这些。
只是有些担心她会受到伤害,好好的贵女,做起了“下九流”的勾当。旁人不会觉得她心地善良,只会觉得她自甘下贱。
冯进忠倒是有点小想法。
王柱有的问题,其实他也有。只是他运气好,年轻的时候跟对了主子,一路风风雨雨,当年的七皇子成了皇帝,他也成了宫人中最风光的人。
地位高,身边还有好几个小宫女小太监负责照料他的衣食住行。
衣服换洗的勤快,再加上好的香料熏染着,这才保存了体面,不像那些底层的小太监般一身骚臭气。
冯进忠就是皇帝在后宫中的耳目,一应事务都瞒不过他的眼睛。
自然知道王柱在请苏虞看诊后,病情渐好。冯进忠就想找苏虞看诊。只是这时,前朝却突发了一件大事。
内阁阁老梅文正连夜送上一份奏折,来自鄂州郡守孙庆华的六百里加急奏折。
六百里加急,大熙最高级别的加急奏折,说明这件奏折里提及的事情非常紧急,必须马上处理,刻不容缓。
内阁值守的官员看到折子,马上递到了阁老梅文正手里,梅文正拿到折子,顾不上宫门即将落锁,连夜进宫去找皇帝。
皇帝了解梅文正的为人,知道他无事必然不会这么失礼赶在皇帝入睡前来打扰他。
拿过折子,打开一看才知道是鄂州发生了旱灾。
孙庆华折子里说鄂州从去年冬天到如今几乎没怎么下过雨。
冬天,京畿附近连下七天大雪,险有雪灾。鄂州那边却连一场薄雪都没有,只有风,干冷的风,吹得土地愈发干燥。
都说春雨润如油,入春后的鄂州更是迟迟没能求来一场春雨。本就是青黄不接的时节,因地面干燥,野菜不生。旧粮吃完,春耕无继,百姓皆以树皮、观音土果腹。
因鄂州久不下雨,湖泊干涸,井水干枯,百姓多饿死渴死,只能上折子,请朝廷派送赈灾粮。
皇帝闭了闭眼睛,忍了又忍,还是忍无可忍拍桌而起,怒不可遏道:“孙庆华是干什么吃的,鄂州都旱到了这种程度,才上折子。朕要砍了他。”
观音土这种东西皇帝知道,是一种带黏性的土壤,吃到肚子里有饱腹感。
但观音土不能多食,食多则胀肚而死。不到无可奈何之际,百姓万不会去吃观音土。
皇帝不理解,阁老梅文正倒是很明白鄂州郡守的心理。
就像国内发生天灾人祸,皇帝要下罪己诏。鄂州郡守为政期间,鄂州发生了天灾人祸,甭管是不是他的原因,都会牵连到他,远得不说,三年一度的考核,他就很难评得上优等。若是评了个差,还有可能降职左迁,更甚至被问罪。
所以只要没到无可挽回的地步,任上长官都是能藏则藏,藏不下去了,才会报上朝廷寻求帮助。
梅文正闭了闭眼睛,鄂州现在的情况怕是比鄂州郡守奏折里描述的更加恶劣。要知道鄂州的折子送到汴京,再由内阁传到皇帝手里,是需要时间的……
但听皇帝说要砍了孙庆华,梅文正还是劝解道:“陛下,当务之急是去鄂州赈灾,解救灾民。”
皇帝深吸口气,努力平息怒气,才道:“把户部尚书叫来。”
又道:“让人快马加鞭赶到鄂州给孙庆华传信,现在就去,让他将功赎过,后续赈灾做得好,朕饶他一命。如若再发生豫州那样天怒人怨的事,朕诛他三族。”
诛灭三族,父族、母族、妻族,这要杀死多少人?
梅文正不敢再劝,只盼着鄂州之事能妥善解决。
新任户部尚书刘兆年刚躺回床上,就听到了宫里传召的消息。他连忙换上官服,苦着脸跟着传话的内侍赶到了皇宫。
大晚上的皇帝派人来找他,绝对没好事。进了崇德殿,果然皇帝以及一众内阁大臣都在。看完折子,刘兆年脸一黑。
这户部尚书是真做不了,做不了啊。
他老刘心里难啊。
去年豫州大涝,为了赈灾,户部出了一大笔钱财,死了一串。换他上位后,对着户部空空的账目,险些熬白了头。
说来一把辛酸泪。
刚想着,缓一缓,等今年夏粮收上来,国库充盈些,也好开展工作,鄂州又给他添幺蛾子。
从孙庆华折子里描述的情况看,鄂州这旱灾还不轻,搞不好又得死一片人。
还有鄂州地处长江中游,有长江为依托,按理说应不至于有大旱。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559464/114943908.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559464/114943908.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