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腊月尤为寒冷,长安几日夜间飘雪,白日倒是天气尚好,只是早起去议事依旧遭罪。
郭长治下了马车,迈步走进了宫里,大政殿洒扫的小内侍正绷紧了脸抓紧时间铲雪,打掉屋檐垂下的冰棱柱,见郭阁老走了进来连忙行礼。
大政殿内空无一人,又是他第一个到。
临近年末,各州府的折子如雪花一般飞入长安,继豫州旱灾后,扬州和交州十月还报了台风灾害,影响了两广地区和闽南、闽东地区。
主要粮食种植区接连受灾,各地粮食调配频繁,粮价波动引发上涨,要不是豫州复种及时,还收获了不少土豆,百姓今年能不能撑过去都是未知数。
但无论如何都不会饿着长安城中大小官员。
夏天有冰敬,冬日有炭敬,只要他们的差事不出错,基本很难被干掉。
郭长治坐在蒲团上,陇右府的奏本就摆在他的案头,洒扫完的小内侍小心翼翼地进来焚香沏茶,忽然听得啪的一声。
竟然是郭阁老扔了奏本。
素日里最是温润儒雅的郭阁老竟然发了怒?小内侍缩了缩脖子,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
郭长治垂眸盯着奏本,上面的第一行便如同一柄利刃带着寒风霜雪刺入心肺:
天下百姓苦三虎久矣,其一课税、杂税;其二严苛的户籍管理;其三强权、氏族;暴政之害,历朝历代罄竹难书
这个陆真,胆子真大。
这封奏本若是呈上去,她就已经得罪了朝中同僚、氏族、还有陛下。
郭长治苦笑了一声,重新将奏本捡了起来。许久未见过如此辛辣之言,倒有些失态了。
他本能地不想让陛下看见这封奏本,可转念一想,陆真如实针砭时弊,何错之有?
若是朝中连一个说真话的人都容不下,那才是真的要完了。
他摇了摇头,耐心看了下去。
稍后的小朝会,他竟然生出几分期待。
永安宫中,八王的奏本摆在了景帝的案头,他却连翻开的欲望都没有,舞阳公主刘长宁垂眸接过内侍手里的八珍粥,放在了景帝面前。
“父皇,先用早膳吧。这八珍粥是益州那边的做法,用了薏仁、茯苓、芡实、扁豆、赤小豆等八种食材熬煮两个时辰而成,最是适合腊月食用。”
景帝朝她笑了笑:“朕的长宁长大了,懂得心疼父皇了。”
“这几封奏本,你看看吧。都在说边陲之苦,都想着把税权、军权握在手里,一会儿小朝会,恐怕有得吵。”
刘长宁翻开奏本,西宁王、幽王和兖王三人上书封地频频遇灾,辖内百姓难以为继,请求朝中拨粮赈灾。
而齐王、昭湘王、蜀王三人则是表态自家没粮食了,赈灾帮不上忙,至于庐陵王和岭南王一片岁月静好,甚至还给景帝捎来几车特产。
“朕的这些堂兄弟、堂侄儿这几年越发不安生了。”
“看完了来吃早饭,这八珍粥不错,素菜也很爽口,你回来以后啊,朕的食欲是越来越好了。”
“那长宁每日都来和父皇一同用膳。”
-
大政殿内,六部尚书分列两侧,翰林院孙传英与御史台罗孺意站在一旁等候着景帝的到来。
“郭尚书,听闻这段时日各地上报了雪灾,不知具体灾情如何?”
兵部尚书李芳有点幸灾乐祸,户部今年先是张正延致仕,几个政策落地泡汤,还出了豫州旱灾一事,郭长治不过为官十余年就和自己平起平坐,这两个月更是大有内阁之首的趋势,这让他这个老资历如何能忍?
再加上年初郭长治上书要搞什么军饷改饷银,搞得现在兵部全要仰仗户部支银子,每月都有生不完的闷气、扯不完的皮。
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两人政见不合。
朝中大约分三个派系,有坚定站在皇帝身边的孤臣,是陛下最忠实的拥护者,不管陛下选择谁当储君,他们都能接受。
有因氏族为利益而走到一起的臣子,他们的目的就是维护自己作为氏族的利益,凡是寒门出身的子弟都有被拉拢经历,或是娇妻美妾,或是官场亨通。
还有的便是提前站队为自己谋取从龙之功的人,他们也分支持者,但大多数时候都会为了八王利益据理力争。
郭长治看了一眼李芳,没有说话。
一想到等会小朝会的人都会被陆真的奏本气得眼歪鼻斜,他心里就忍不住一阵暗爽。
就连平日里最看不惯的墙头草李芳他都觉得有几分顺眼了。
李芳被他莫名其妙的眼神搞得一头雾水,还想再激一激,内侍却瞥见了景帝的身影,连忙高声喊道:“陛下驾到!”
众臣垂首躬身,行跪拜之礼:“臣等参见陛下。”
景帝走了进来,身后跟着刘长宁,她几步走到了几位官员当中,同样行跪拜礼。
几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556368/114126784.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556368/114126784.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