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卷起袖袍走了出来,路过李科和杜知州时,冷哼一声,以表达心中不满的情绪。
李科很无奈,做坏事的不是我啊。
“你就是睦州知州吧。”苏轼拍了拍身上沾染的稻草灰土。
“是,是,这次完全就是个误会,苏朝奉,那几个衙役目中无法,本官定会严惩!”
陆知州也知道朝廷刚刚下发诏令,陆续恢复旧党官职,这旧党恢复,苏轼作为老旧党如要是到回京,就不只是简单的朝奉郎那么简单了。
陆知州这么想着不禁汗涔涔如雨下。
“你又是谁?”苏轼虽有六十多岁,但身板依旧板正,眼睛奕奕发亮打量着李科,最后的视线落在了李科腰间的金牌。
“在下是杭州金明局的探奉吏李科,东坡先生,你好。”
李科心情忐忑,不自觉用出现代的打招呼,他自读书起就是读着苏轼的词长大,在见到偶像的时候难免的紧张。
唯一一点让李科落寞的是,眼前的偶像,貌似不是他心中那样的豪迈洒脱的形象,而更像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
岁月无情,李科有点心酸。
“吏员知法犯法,是你这个知州的松懈。强抢民物实在目无法纪,为非作歹,这损害朝廷的威信,更让一个个百姓家破人亡。”
杜知州抢过话道:“苏朝奉,本官保证这是头一次的特例,我一定严肃处理,以效敬尤。”
苏轼道:“那就便好。好生安抚那老人家,多给点补偿吧。”接着便有意无意的看向李科。
……
阳光明媚,睦州城街道上来往商贩很多,拖着牛车的,驾着马车的,推着小独轮车肩膀骑着个小孩的,吆吆喝喝得走着唱着。
而李科也迎来穿越而来时候最紧张的时刻,这个时刻比被诬陷、被挨打、或是当众吟诗作曲还要紧张。
在李科的强烈要求下,苏轼连连摆手不肯上马,只愿意徒步走去城中的客栈,而李科二话不说回绝杜知州的宴请,屁颠屁颠地跟了上去。
“苏先生,果然是‘竹杖芒鞋轻胜马’啊。”李科尽量将肺部扩充,让说话的声音变得像文人一样,而这首定风波的诗也是他最喜欢的苏轼诗词之一。
但苏轼却没有说话,端正的东坡巾将他的白发包裹得一丝不见,走路的时候,他不急不慢但却让李科感到很快跟不上脚步。
阳光照在他沧桑的脸上,李科却发现苏轼眼睛里的愁郁和哀伤,忽然李科想起在牢房门口时苏轼有意无意的视线。
难道苏轼有什么话要给我说?
李科试探问道:“先生有何吩咐,在下虽不才,是个小小探奉,但也愿洗耳恭听,为您排忧解难。”
苏轼斜眼看来,一抚长须,问道:“你是童贯的何人?”
李科一瞬间体会到现代的追星行为疯狂的原因了,偶像理我啦。
李科摆正姿势道:“他是官,我是吏,仅此而已。”
“那你又是什么样的吏?”
“当然是不图害百姓的好吏。”
李科可以摸着自己的良心说这话的,他上任以来,都是宅在杭州城,搞创作,都没出去过。
“虽是不图害,但无作为也是一种图害,今日之事并不像杜知州所说的一样,是首例。我相信,还有非常多被图害的百姓。”
李科心里一震,他心里是隐约知道这样的事肯定不少,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性格让他选择视而不见,不去想。
现在苏轼居然赤裸裸的提了出来,这让李科陷入沉思当中,不去为非作歹,并不值得夸赞。
“我知道你探奉吏的身份让你两头难,你能帮昨天那宅院的老丈也说明你心地之善。”苏轼开口道,“到了客栈,我自会书写一封奏折,上报此事。”
李科沉思片刻后,他知道自己不愿作那面对他人苦难不说话冷漠的傍观者,“东坡先生,我这探奉吏不当也罢,只此一事情,我要做边做的轰轰烈烈。”
“这睦州官府搜寻的字画珍宝,我想,他们必定找了两个地方存放,一个给金明局交差,一个则是真正的中饱私囊了。”
苏轼放慢了脚步,点头道:“分析不错,只是,你从何而知到底放在了哪里?而你又该如何将那些财物,要回来?”
直接去向杜知州要肯定是不行,打草惊蛇不说,那杜知州知人知面不知心,要是打死不承认就尴尬了。
李科摩挲着长着胡青的下巴,一个个冒茬的须子有点扎手,酥酥痒痒。
忽然他想到一个细节,一个又妙又险的计策便涌上心头。
李科一一将自己的计策托出,苏轼大笑一声,摇摇头道:“果然是年轻人,这样计策都能想出来,浮躁浮躁。”
但他又忽然改口;“老夫能帮到什么忙?”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555366/113805246.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555366/113805246.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