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手机版同步阅读,请访问网址m.1024txt.xyz
翻页 夜间
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 第270章:这才是真正的底牌,红袍军!
    大雪盘旋,将血浆凝为冰霜。

    王旗抹了一把脸,兴奋几乎压抑不住。

    岳豹狞笑着,陈铁唳面无表情,只是钻进了手里的长枪。

    青石子依旧穿着道袍,背负双手,眼底赤诚明亮。

    洛水老道愈发苍老,从容迈步,站在魏昶君身后,冷冷看着面前宣旨众人。

    黄公辅,周愈才,夏允彝,阎应元,吴同尘,保庵录齐齐迈步,气息如同山岳。

    袁德潜忽然惊觉,无人惊叹。

    似乎所有人,联同青州三府的百姓都毫无意外。

    他心中隐约生出一个大胆而疯狂的念头,但他不敢想,只是心底凉意蔓延,几乎让头皮炸开。

    魏昶君依旧笑意温和,一如先前对十二名监军太监开口时温润模样。

    彼时他转过目光,看着袁德潜。

    袁德潜做为宣旨太监,站在此处,便代表天子颜面。

    “袁公公,随吾走走,如何?”

    袁德潜看不懂魏昶君眼底那抹笑意意味着什么,他只能僵硬点头,跟在其身后。

    人群散开。

    除了来往商队以外,便连百姓,也懒得理会城门殷红。

    看着遍地尸身,穿着棉袍的孩童抬头询问父亲。

    “魏大人为何要杀了他们?”

    那名农户拍着孩子脑袋,声音带着前所未见的凶狠。

    “听到圣旨了吗?”

    “皇帝要调魏大人和鞑子拼命。”

    “到时候换来新的狗官,咱的日子便又回到以前了。”

    “别说穿棉袄,连带着饭都吃不上,又得逃命去。”

    “别忘了你娘是怎么死的,哼,魏大人不杀他们,早晚咱们成了乱民,也得宰了这些狗官!”

    他说话甚至不曾避讳,光明正大。

    周边不少农户也冷冷瞧着那些尸身,神情狠戾。

    站在一旁的阎应元回头扫过百姓,神态平静。

    农户不懂政治上的厮杀,但他们至少知晓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不好。

    数千年历史恢弘绵长中。

    汉人百姓便是如此,一心只想活着。

    若连活命的路都不给,于他们而言,大家就都没必要活着了。

    这才有大秦末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有东汉末年那场震撼天下的民乱,有元末那个杀出重围的乞丐如今的大明,何尝不是如此?

    这次魏昶君不曾有任何隐瞒,带着袁德潜前往的第一处,便是东昌府外集结的红袍军营。

    军营肃穆恢弘,烧制的红砖休憩成浩荡院落。

    外围五里外便能见军堡耸立威严,堡墙上驻守红袍军壮硕,挎刀背弓,杀气腾腾。

    堡墙口子静默堆砌的三尊虎蹲炮让袁德潜眼皮子狠狠一跳。

    大明能得到重用的太监,多半都需要知晓部分军事。

    火炮自然是其中相当重要部分。

    但即便是如今倾大明举国之力驰援的关宁军等边军,尚且做不到配备这许多火炮。

    这可是军堡,不是县城!

    随魏昶君一路向前,直到抵达校场,袁德潜神色彻底骇然。

    隆隆声响彻,但并非战马奔腾。

    袁德潜首次见到列阵军卒能有这般威势。

    仅仅四百人阵列,迈步之间,居然给人一种地动山摇之感。

    整齐步伐,井然阵列,宛若一体。

    这般军阵,大明未有,鞑子也未有!

    砰!

    砰!

    砰!

    沉重踏雪,梭镖从这些壮硕将士手中刺出,这一刻,袁德潜如同看到一座战争巨兽,狰狞露出爪牙。

    他终于明白昔日朝堂臣子太监之间猜测有多可笑。

    人人皆知三府总督魏昶君一路平步青云,不过是昔日侥幸杀了数十个鞑子。

    尤其是边军的武将,多半瞧不上这般取巧的法子。

    许多人以为魏昶君大规模和鞑子作战,才知晓鞑子有多可怕。

    直到此刻,袁德潜才意识到那些人有多可笑。

    大规模作战?

    只怕连鞑子最擅长的野战,也很难击穿这般步卒方阵!

    彼时刚刚踏足军营,一道明黄旗帜猎猎作响,划破长空。

    旋即宛若天雷滚滚,声音炸开。

    砰!

    硝烟恢弘弥散。

    近千名火绳枪兵列阵,齐射!

    枪弹如雨覆盖,前方近百步木靶骤然碎裂,化作齑粉。

    袁德潜看得分明,那木靶竟有手掌厚度。

    长达近百步,如此精准,比之大明边军火器何止强盛一筹。

    千名火绳枪兵一次射击后,再度退却,动作娴熟,整齐划一,装弹!

    而第二排千余火绳枪兵再度踏前,齐射!

    间隔仅有数次呼吸。

    这般密集火力震慑的袁德潜头皮发麻,似乎隐约间看到鞑子冲锋景象。

    只是一轮齐射,怕是要去掉数百名伤残!

    他忽然觉得毛骨悚然。

    昔日他曾去边军看过,故而才更知晓红袍军眼前这只火绳枪兵之可怕。

    其一,大明上下数百年贪墨成风,那火枪装填之缓慢老旧,能打出一发火枪便算是好器械。

    合格率仅有一成多的火器,逼迫的边军不得不选择没有任何精准度的三眼铳。

    只因面对骑兵冲锋时,沉重的三眼铳能当作锤子使用杀敌。

    其二,无论是装填速度,还是射程,精准度,眼下的火绳枪似乎更像民间才有的燧发枪,大明自然能注意到新式枪械强悍,只是如今却已经拿不出钱财来仿制。

    这等枪械如今还只是千人一轮齐射,若是能装配万人,只怕鞑子死光了都冲不到面前!

    然而袁德潜没想到,火绳枪竟是此处最不起眼的火器。

    前方校场边缘,对面便是山野。

    大雪中,两百余门虎蹲炮,三十门红夷炮恢弘陈列。

    宛若蹲伏在雪地中张开巨口的狰狞野兽,黑洞洞炮口散发出摄人心魄的气息。

    “放!”

    令旗招展,顷刻间三十门红夷炮响彻!

    轰!

    两里外地面如同天降流星,炸裂范围多达数百丈。

    随后虎蹲炮再度响彻,密集炮弹落地瞬间炸开,不若大明实心炮弹,竟从其中迸出火光,诸多碎铁蒺藜散射,几乎将周边树木拦腰折断后,打成筛子!

    恐怖的杀伤力彻底让袁德潜呼吸一窒。

    但他没想到,真正的火器才刚刚出现。

    当飞鸟营投石机抛射出火药包,落地间地面顷刻化作一片火海,伴随投石机抛射出的火油罐,大雪天硬是将树木燃起。

    这一刻,袁德潜只觉头晕目眩,浑身发抖。

    这才是红袍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