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 第213章:入世之姿,凶狠入场
    官员驿站。

    百名红袍枪卫以二十人为一队开始分批次巡逻,气息肃杀。

    五十人卫轮流在驿站中检查食物把控。

    毕竟魏昶君此次前来京师,暗中想要下手者不计其数。

    即便已经在山东布置好后手,亦可能有人铤而走险。

    “里长,已经检查过,兄弟们也有人试吃,没有动过手脚。”

    简单两个菜,一碗米饭,桌面老旧但干净,于大雪天冒着腾腾热气。

    魏昶君点头,仍在思索朝堂局势如何打开。

    崇祯如今已经暂时算是信任,但还不够。

    “里长,驿站外,有人声称自己是河间府,保定府商会会长,欲前来拜访。”

    “还有四川顺天府,成都府商会,陕西平凉府,浙江徽州府,江西临江府商会拜帖。”

    魏昶君自窗户缝隙看去,神色愈发阴沉。

    马车精美,不少商会会长手中还提着礼物,一身锦缎毛皮于大雪中来回踱步,激动张望。

    还有人索性立在那里一动不动,似乎想要魏昶君看到。

    “这些商人多半都是听到东昌府商事繁华,太原商会,宁波商会这两年赚的盆满钵满,方才前来。”

    站在魏昶君身边的,赫然是两名红袍军百人卫,冷笑看着。

    “商事哪里都做得,只怕这些人是听闻太原,湖广等商会子弟在山东不必参与科考便可为官才来的,所谓无官不商,嘿。”

    东昌府和其他地方最大不同,便是这一点。

    于他们而言,想要赚取暴利,这里这些大商巨贾完全可以一如先前,私自贩卖马匹铁器粮食棉花到关外支援鞑子。

    他们要的,是官!

    窗外商人仅仅排列片刻,便遭遇驱逐。

    出现在众人身前的,赫然是来自京师周边大小官吏家奴,管事。

    名帖一份份递上。

    魏昶君一份份看着。

    上到侍郎,下至大使。

    从正三品到从九品,不光是京师各路官吏,便是外来入京述职官吏都在邀请见面。

    甚至兵仗局那个老太监还有几分胁迫之意。

    啪!

    拜帖丢弃在桌面上,魏昶君面色铁青,烦躁推开。

    他起身,推开窗。

    窗外风雪飘摇。

    眼前是盛世雪景,皮裘,玉雕,金银成箱,文玩字画。

    是官场上蝇营狗苟,私相授受。

    但外面是什么?

    一名夜不收跟随汇报新的消息。

    “里长,如今大明各地,都是灾情。”

    “凉州卫,大同卫,顺天府均有大雪,冻死百姓千余人,泽州府疫症愈发蔓延,求医无门,商人把持药材,想要赚取高价,高平,阳城,沁水百姓十人中便有五六人死在这场灾难中。”

    冰灾,旱灾,蝗灾,疫症魏昶君听的愈发烦躁,转头,看着驿站前衣衫华贵之人,眼底戾气汹涌。

    还有朝堂上这些官吏,各地把持资源的商人,外面的鞑子。

    兵灾,官灾,商灾!

    他们来这里,求一个高官厚禄,求一个荣华富贵。

    求他们把持更多资源,兼并更多土地,赚取更多金银。

    这一刻,烦躁情绪终于难以压抑。

    “都踏马的要亡国了,还有心思官商勾结,做生意,吞并土地!”

    魏昶君冷笑看着,眼底愈发冷漠。

    彼时驿站外,风雨飘摇。

    现代。

    会议室内,记录小组组长陈科,明史教授顾成在看着新的资料。

    “三府总督魏氏,性凶戾,蛮横无理,不服教化,非山东儒学出身,竖子品性”

    “朝堂无状,妄言安内必先攘外,复现昔日五年平辽之举,巧言令色以弄权术”

    “余等设宴,则怒斥不知百姓,曰以德抱怨,何以报德?果如朝野传言,未明理开化,无异关塞蛮族”

    这些资料大多是东林党人书写,有写入各地史书,也有写入杂记县志。

    顾成气笑,起身,看着流传史料记载。

    “好好好!好一个历史书写!”

    东林党最重名声,故也最擅抹黑他人名声。

    乡党之争不外如此。

    陈科同样冷笑,不再理会。

    左右不过是穿越者成长之后,全都需要清扫的腐朽之物而已。

    现代开始整理新思路,课题为。

    如何让穿越者在京师一个月内,筹备党羽,打响名声。

    “名声很重要,师出有名,这个名不光需要皇帝,还需要的其他各处力量。”

    “毕竟皇帝只能给他表面的名义正确,但各地书生文官对名的把控实际上要强得多。”

    现代新闻部,政治思想研究小组,明末历史政治小组汇聚大国专业人才,高校教授,社会学者,纷纷开始讨论。

    “明末时期,互相抨击是博得名声相当重要的方式。”

    “文人和书院很重要,我们认为可以尝试从这一渠道着手。”

    “事实上,可以看一看王阳明,获得名声同样可以从创建学说开始,影响力很重要,这也关乎以后造反的政治基础。”

    各个小组经过多次讨论,正式开始着手整理,回信。

    第一,揭露东林党等各党派争斗本质,抨击其不作为,贪墨,兼并土地等各项问题。

    第二,拉拢一切文人,或者有影响力的书院,获得基础政治支持。

    第三,创建学说,为以后造反做准备。

    随着最后一字落下,画面转动到四百年前。

    京师,驿站。

    彼时已经深夜,窗外风雪呼啸,房内烛火微弱。

    魏昶君打发走那些商人和官吏,一个也不曾见,驿站总算有了片刻宁静。

    大明事感录,现代开始新的回信。

    魏昶君逐字逐句看着,眼底惊艳,点头。

    合上书籍,长舒一口气。

    现代组织部官方,当真厉害,手段极强。

    “这是打算让我名扬天下,先树立起不畏强权,只为天下正义的形象。”

    “一如之前海瑞。”

    但自己和海瑞还有所不同,自己背后,还有三府之地的经济基础盘和近万兵马。

    当自己树立起无论做什么都一定不是为了自己的形象,接下来,兵锋所指,师出有名!

    这一刻,魏昶君起身,来到窗边。

    风雪仍在呼啸,始终不停。

    深夜气温再降,愈发刺骨。

    魏昶君眼眸明亮,熠熠生辉。

    这才是入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