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米长的房子,需要编二十条。

    房子盖到现在,沈清棠和沈清柯早都发现当初买的青瓦数量不够。

    因为房子盖的尺寸比他们当时预计的宽了些。

    另外三角形屋脊需要的瓦片也不应该他们当初那么算。

    青瓦少了差不多三十个平方。

    沈清柯和沈屿之又推着板车去买了三十个平方的瓦片,花费四十二文钱。

    又是三天过去。

    草苫子终于编完。

    门窗也都做好。

    只要两扇窗能打开关上,关上时严丝合缝就算合格。

    门板一样,甚至比窗户要求还低些。

    窗框和门框外头还留了一定的空间给木板。

    早晨起来就把木板取下来,让太阳照进屋内,也不影响透风。

    到晚上或者风雪雨天气,就把木板扣上。

    不过沈清柯如今木工活越做越漂亮,窗户上的间隔还做了些简单的花样。

    最后一步就是挂瓦片。

    在草苫上抹一层厚薄均匀的泥,然后把青瓦一层层贴在上面。

    其实瓦片的构造本就是为了堆叠在一起美观、防水、抗风。

    但是北川风大,时有瓦片被掀飞的经历。

    老百姓为了保险起见,盖房子时就多了这一道用薄泥固定的工序。

    纵使山谷里没什么风,为了保险、保暖,三房四口人还是一致决定加了这道工序。

    其实挂瓦片时,忙活的就是沈屿之父子和负责做饭洗衣的李氏。

    沈清棠可以腾出空来去卖肥皂和香皂。

    但是因为上次被大房二房堵在集市上的事,不管是沈屿之夫妇还是沈清柯都不同意沈清棠一个孕妇自己进城。

    沈清棠只能做点儿其他的事。

    又炼了些猪油,做了一批香皂和肥皂等着皂化。

    烧制了一批熟石灰。

    这三天里闲暇时,沈清棠开始研究烧制玻璃。

    制玻璃也是穿越者必备技能之一。

    大乾已经开始有玻璃,不过不叫玻璃,叫琉璃。

    都是波斯商人带来的,只有京城的达官贵人见过。

    在京城时,沈家有几样琉璃器皿,很小巧,杂质多,透明度也低。

    沈清棠其实不太喜欢这项技艺。

    她曾经直播时从零做过玻璃。

    直播前也是查了无数资料。

    包括不限于参考其他网红博主的视频、笔记,去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比如《颜山杂技·琉璃》、《广州行记》等。

    以现代技艺制玻璃确实小菜一碟,但是以明清之前的技艺,做玻璃确实难度很高。

    而且很难做到透明度高、且杂质少的玻璃。

    还费时费力。

    沈清棠想做玻璃,只因为想盖一个温室大棚。

    总不能盖温室大棚也全糊窗户纸。

    其实大乾的窗户纸质量已经不错,是掺了皮革的油纸,透光性和韧性都可以。

    小范围用用没问题,若大张大张用来贴大棚,肯定不行,一阵风过来就全撕破。

    做出来的玻璃再粗糙总归比木板和草苫子透明透光。

    想烧玻璃,第一步就是挖沙。

    山谷里没有沙,但是城外的河边儿有。

    沈清棠拖着板车到河边挖了一些回来。

    离开山谷就是天寒地冻,

    河边寒风呼啸,河上是厚厚的冰,想挖沙很难。

    沈清棠是在河边儿堆了些柴火,烧了一会儿,把火堆下面烤化冻,才艰难的挖回来一碗沙子。

    做实验足够用。

    可想而知,这样挖来的河沙并不纯净。

    所以还需要提纯处理。

    淘洗干净不需要的泥土,沙子再点火灼烧。

    尽量去除沙子中的杂质,留下石英砂。

    和碳酸钾一起放进泥碗。

    泥碗是坩埚的平替。

    泥碗用的不是普通的泥,是买青瓦时问商家要得一点儿耐火泥,还掺了一点儿石墨。

    碳酸钾是沈清棠自己做的。

    挑了点碱性的软草烧成草木灰,用冷水浸泡过后,再用麻布当滤网反复过滤。

    像煮盐一样把溶液熬干,得到较为纯净的碳酸钾。

    最难的是烧石英砂的温度要过千。

    别说在山谷,就是放眼整个大乾,恐怕窑里的炉火都达不到需要的温度。

    想要烧制出玻璃,只能延长烧制时间。

    为此沈清棠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553683/113013080.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553683/113013080.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