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恐怖灵异 > 黄帝内经 > 小针解第三
    所说的“易陈”,是指使用小针的要领说起来简单。  “难入”指它的精妙之处并不明显,不易让人了解。医术粗浅的医生,针刺时只死板地拘泥于刺法。医术精湛的医生,能诊断出病人血气的盛衰虚实,并依此采用相应的补泻之法。邪气和正气都滞留在血脉中,彼此争斗,才引发了各种病变的。  “神”指正气,  “客”指邪气。邪气从正气进出的地方入侵人体,并在人体周身循行,无一处不去。没有明确病症的性质和病邪的所在之处,就盲目地进行治疗是错误的,要针刺就一定要先知道邪正的虚实情况和发生病变的经脉。这些都没有诊明,又如何能了解病源在哪里呢?所以,只有先知道哪个经脉发生了病变,才能决定应该取用哪个经脉和穴位,这才是正确的治疗方法。

    争刺的精妙,关键是如何把握针刺手法中进针和出针速度的急缓。医术粗浅的医生,针刺治疗时只会根据病症在关节附近取用跟症状相对应的穴位,却丝毫不懂得诊断血气的出入虚实以及邪气与正气的进退变化等情况。医术高超的医生,能够诊察和掌握经气虚实的变化,并据此采取补泻之法。气机的活动情况都会反映在腧穴上,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能依据诊断到的气机的盛衰变化,采取正确的补泻手法了。

    穴位中气血活动的变化情况是精而微妙的,当针下得气时,要仔细诊察气的出入循行情况,这样才能掌握运用手法的最佳时机。邪气盛的时候,一定不要迎势而上采取补法。邪气已退而正气正虚的时候,一定不可乱用泻法,以防真气衰竭。针下得气时,一定要把握时机来运用针刺手法,不可有毫发的差失,因为得气的感觉总是转瞬即逝的。不懂得随气机的虚实变化而适时进行补泻的医生,常常会丢掉好时机,就如同箭扣在弓弦上,该射的时候却没有射出去一样,这只会损伤病人的血气,终归无法消除邪气。

    能掌握气的出入循行情况,才能掌握气机的虚实盛衰。知道了气机变化的重要性,就能掌握针刺的最佳时机。医术粗浅的医生似乎浑然不知,不能体察气机变化的精妙。医术高韶的医生总是异乎寻常,能准确运用针法和体察气机变化的全部作用。经气已退时,脉气虚弱、微小,微小的叫逆。经气慢慢到来时,脉气平稳、柔和、平和的叫顺。如果了解了气机的逆顺关系,就能准确无误地选取恰当的穴位,并毫无疑问地决定治疗的方法。依据经气的运行方向,迎着它的来势而进针,是泻法;顺着经气运行的去势进针,是补法。

    当寸口脉象微弱时,应该用补法补益正气。当寸口脉象满盛时,应该用泻法祛除邪气。应该用泻血法排除长期郁结在血脉的病邪。假如病邪亢盛,适宜用泻法,令邪气随针外出。缓慢进针而迅速出针,属补法,可使正气充实。快速进针而缓慢出针,是泻法,能祛除邪气。所说的虚和实是指针下得不得气,得气属于正气实,不得气属于正气虚。一定要依据各条经脉的虚实和邪气的去存情况,来决定针刺法的补泻顺序。采用补法补充正气时,要使病人有正气充实的感觉,好像有所得;采用泻法排除邪气时,要使病人有轻快的感觉,好像有所失。

    不同的邪气侵入人体后,会侵犯不同的部位,风寒外邪之气入侵人体时,通常先在头部发病,因此说邪气在上部。人喝的水,吃的五谷杂粮,都是先进到胃里,经胃的消化后,再经脾的吸收、运化,把精气向上输送给肺,通过肺气的分布输送到全身各处,而其中的糟粕会进入肠胃,由大小肠排出体外。倘若不能适应寒温的变化,进食不节制,就会影响消化、吸收以及排泄功能,进而引发肠胃疾病,因此说浊气在中部。清冷潮湿之气侵害人体时,通常先从脚部开始,因此说清气在下部。邪气入侵人体的上部,并在头部发病时,应知道外邪侵入的经脉,然后在头部取穴,使邪气随针泄出。要想排掉那些停留在肠胃中的浊气,治疗时就要取中土足阳明胃经的台穴足三里穴。那些邪气在浅表的疾病,不适合深刺,假如误用深刺,会使浅表的邪气随着针深入到人的体内,因此说为“反沉”。皮、肉、筋、脉各有自己固定的部位,每个部位都各有所归属的经络,它们既是经络出现病症的地方,也是主治此病的地方。如果因病在内脏而使五脏之气虚弱的,却用针在五脏的各条阴经上用泻法排气,会使五脏之气虚竭并致死。不顾及虚实情况,就在六腑的三阳经上猛泻其气,会使病人身体虚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546591/110635529.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546591/110635529.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