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能不在意生死,不在意强权,不在乎他人眼光,而坚持自己的人,实在难得。”有官员叹道,他反正不是一个这样的人。
虽然他也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残害人命的事儿吧,但是他也确实顺着大部分人而做了一些以前不太愿意做的事情——比如,收受贿赂,中饱私囊,贿赂上级,高坐公堂而不理实际民生,给地方大族和其他官员网开一面……
他做不到坚持自己原本的心意,也做不到无视朝中其他的人而兢兢业业一心为民治理地方。
大家都混日子,就你认真治理,显着你了?
大家都按照潜规则收一些钱,送一些钱,就你不收不送,显着你了?
大家都乖乖地听皇上的话,听朝堂上的大人物们的话,老老实实听从命令,就你一心为公直言进谏,显着你了?
……
他做不到,他做不到无视生死,也做不到抵挡那些外在的压力和评价。
也正如这上面讲的那样,即使他自己可以不畏强权、一心追求理想,可是他的家人呢?他的儿女还小,父母年迈,尚且还有几个关系不错的兄弟姐妹也需要他的支撑,岳家也并非什么名门望族……
他敬佩这样的人,在年轻的时候也幻想过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可到底他不是这样的人啊。
-
“魏晋门阀士族确实在乎私门而非天下,只是不知其中还有这样的转变过程。”有学子认真将这一部分内容记了下来。
他读书读到了魏晋的门阀士族,只是并不十分了解这种门阀士族具体出现的过程。
而这一次讲解地方豪强的内容,有效地填补了他在这方面的空白。
这样的知识和内容,可绝对不能放过。
-
刘邦点头:“确实应当是与结党有关。”
破案了,要是与结党没有关系,为什么要叫个“党”锢之祸?又如何能够将大批的世家大族和官员牵扯其中,其后果甚至到了灭族的地步?
必然是与结党有关,也必然是与处理某一党有关。
当然,究竟这些人有没有真的结党,有没有真的对朝廷产生了危害,那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看起来好像是阉宦占了上风啊。
不过说心里话,刘邦觉得皇帝认为世家大族结党倒也不冤枉,毕竟他们搞出来那么多家学私学,又搞出来了举主和故吏这种另一重君臣关系,怎么就不是结党了?
这些大族一直攫取权力和资源,难道皇帝能看他们顺眼?
难道就因为他们标榜自己“为天下计”,宣称自己“忠君爱国”“一心为公”,他们结党联合的事情就能够被放过去,就能够不被计较?
世家大族早就过界了。
不管他们到底是满满私心,还是还有着一腔公心,这都已经不再重要。
世家大族和结党都是必须要处理的对象,只是这个皇帝的处理方式有问题而已。
【那么,这个引发了世家大族门风为之一变的党锢之祸又是什么?】
【想来对历史有点了解的小伙伴们对此都可能有这么一个基础的印象,即,这是一个和桓灵二帝有关的,宦官和朝臣争斗的事件。】
【其实这个理解也不能算错,党锢之祸其核心性质,确实是一场党争,而参与党争的主要两方,是士人——或者被称为党人,与中央宦官集团。】
【党锢之祸一共发生过两次,在第三次掀起的时候,因为黄巾起义而半途中止。】
【这就是东汉的中央混乱。】
【而之所以在东汉末年,能够连续出现这样的士人集团和宦官集团的大规模冲突,并且还以士人集团整体失败为结果,就要说到东汉的特殊政治生态了。】
【——这种政治生态完全是东汉独有,纵观前后的许多个朝代,都没有一个像是东汉这般。】
“宦官操控朝政?还是士人争夺权力?”嬴政想了想,又立刻否定了这两个猜想。
只要宦官这种人存在,他们就不可能彻底失去插手朝政的机会,即使有了东汉的前车之鉴,但后续朝代自认为自己别无选择、或者对自己过于自信的皇帝,也还是会给宦官下放一定的权力。
毕竟说来说去,宦官还是依附于皇帝存在的,这与朝堂百官完全不同。
至于说士人争权夺利,那也绝不可能只存在于东汉一朝。官员嘛,总还是想要获得更大的权力的,最好能够架空皇帝,自己总揽大权——不论是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还是方便自己以权谋私享乐,这都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这两点不可能。
同理,外戚插手朝堂,也不会仅存于东汉。
那还能是什么?
他倒是已经知道东汉的一些特色存在了,比如这地方豪强、世家大族,要嬴政讲,这才是真正从根本上威胁皇帝、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545165/110093652.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545165/110093652.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