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天下兵马副元帅郭子仪,领河东、朔方、河西三镇的剩余兵力,以及于阗、回纥诸胡等部,合计十五万兵马,并借回纥精锐骑兵四千,号称二十万,由凤翔出发,向长安推进。
唐军这边,以李嗣业为前军,郭子仪中军,王思礼为后军,徐徐推进,最后在香积寺遭遇了前来应战的安史叛军。
香积寺位于长安城以南,北邻子午谷,东临澧水,坐落于山川之间,战场宽度不算太大。唐军根据地形在北面安营,东靠澧水掩护右翼,对应的叛军也同样在南边扎寨,双方对峙,大战一触即发。
此时叛军的构成已经极为复杂,既有从河北起兵打了一年多的范阳平卢二镇的边军,也有哥舒翰之败、陈涛斜之败俘获并招降的精锐,也有安禄山起兵后招反的六胡州柘羯。
香积寺之战本质上就是:大唐边军对战大唐边军,精锐对战精锐。
所以我们能看到这场极为血腥的战斗没有任何的花里胡哨以及战术,就是最为纯粹的对拼对砍。
率先发动进攻的是安史叛将李归仁,他率领部队跟由悍将李嗣业带领的唐军前军接触交战,在一段拼杀后,落入下风向本阵撤退。
看见贼兵后退,唐军先锋为了扩大战果紧咬敌人不放,不停追杀直逼叛军本阵。
就在这时,叛军突然调转马头,联合中军本部人马反向唐军冲来,原来这是叛军佯败诱敌的计策!追了一路的唐军气喘吁吁疲惫不堪,面对敌人的反冲锋,一时间方寸大乱,被叛军冲散阵型,扔下辎重不断溃退。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前军总指挥李嗣业站了出来。
他脱下铠甲赤膊上阵,手持陌刀站在唐军阵地前,一边大声喊:
“ 今日不以身饵敌,军无遗矣!”
一边冲向敌阵,手里陌刀上下翻飞,锋刃所到之处人马俱碎,无人敢挡,一口气连斩数十名敌军。
李嗣业的英姿帮助唐军稳定了阵线,重新列阵的陌刀兵跟随李嗣业结阵,以陌刀破敌,如墙推进。
故而在新唐书记载道:“挡嗣业刀者,人马俱碎!”
见到李嗣业的勇猛无双,作为唐军前锋安西军终于稳住阵脚,重整旗鼓对叛军发动反击。
再次组成阵线的唐军手持陌刀,组成了一面刀墙,在李嗣业的鼓舞带领下,各个士气高昂,奋力拼杀,又将战线向敌人的阵地方向推了回去。
无论是叛军还是唐军都知道,大家都是大唐最精锐的军队,唯有血拼才能战到最后成为赢家。
而叛军的人数明显劣于唐军,在这样持续的消耗之中,早晚要输,只能另想他法。
为了挽回局势,叛军出动了埋伏阵地东侧的精锐骑兵,打算偷袭唐军的侧后方作为后军的王思礼部。
好在有侦察兵提前发现了埋伏,朔方左厢兵马使·仆固怀恩将计就计,带领回纥骑兵从半路劫击了这支叛军骑兵。
随后李嗣业又率安西军与仆固怀恩冲杀叛军侧翼,意图与中军郭子仪配合夹击叛军。
由于叛军防备不足,而且为了快速迂回部队构成多为轻骑兵,面对突如其来的回纥重骑兵难以招架,最终这支精锐骑兵被尽数消灭。
正面战场上叛军因为计策被识破而损兵折将,士气大大受损,战争的天平终于开始向唐军倾斜。
绝境之下,安守忠与李归仁犹如困兽一般,率领着叛军拼死回击,双方从早上杀到日落,皆无丝毫退缩之意。
最终,叛军还是因为人数差距不敌唐军,只能如潮水般败退,率残部逃回长安,如饿狼般开始了通宵劫掠。
根据记载,这次战役从午时打到酉时,总共八个时辰便分出了胜负,相比其他类似体量的大兵团作战,不能说不快。
在这16个小时的血战里,唐军总计斩首六万级,俘虏两万余人,而自身也承受了近七万人的伤亡,双方交换比可以说是1:1,要不是唐军兵力更足,战役的最终结果恐怕真的难以论说。
随后唐军于次日进城收复长安。
香积寺这座佛寺的周围铺满了尸骸,宛如佛教中的地狱。
讲完了香积寺的过程,大家也能从中发现,这场战役的阵亡率高的吓人,纸面来看叛军战损高达60,而唐军也承受了近一半的损失!
由此也能看出,双方的伤亡大都来自于正面战场,因为古代作战一旦一方士气崩溃进入掩杀阶段,战损比就会出现巨大的倾斜,除非对面跑的太快或者人数太少!
其实,这就是香积寺之战被称为冷兵器战斗巅峰的主要原因。
要知道,根据数据统计来算,封建时代的冷兵器战斗,部队崩溃的伤亡临界点大概只有10,也就是说一百个人里倒下10个人,进行冷兵器作战的部队就会难以维持士气发生溃败。
毕竟面对面进行白刃战可不比远远地放枪放炮,战士会更直观的面对战友伤亡的压力。
而香积寺之战双方表现出来的坚毅和顽强,则远远地超过了这个临界点。
就算除开记录的误差还有追杀阶段的成果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544642/113845215.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544642/113845215.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