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桃花小县令 > 第52章 新式学堂
    唐宋紧急把工匠们召集起来,自今日起,他们要开始大量生产改进之后的石灰与水泥等。

    魏华清已经把所购得土地的分布图送至青田,顺着水道,他们拥有了成片的土地。

    周围的流匪已经被清剿,沿途还算安全,唐宋直接带着几十名差役,顺着河岸查看相应的地形,而且也作出了基本的规划。

    最上等的田地,依然用作耕种,“山田”则用来耕种各种原材作物。

    其他的土地,直接改建为各种工坊和学堂。

    “县令,以我们青田县现在的财力,实不宜在如此大的范围兴建学堂,那将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啊。”

    师爷看着县令大人新制的规划,就觉得阵阵肉疼。

    “一般县中只会建有蒙学和县学,让一般的百姓家孩子也能识识字就罢了。”

    唐宋摸着下巴道:“谁说过这些学校是由我们县中出银子的?本县长何曾做过吃亏之事。”

    “你让老张,将魏家、宋家、刘家等几个大商会找来,本县设宴相请,要给他们一个做好事扬名的机会。”

    师爷连忙摆手道:“县令若要强行摊派,只会激起各商会的反感。”

    “大人您自己不也说过吗?外地商会蜂涌而至,都是贪图我们能带给他们足够的利润。平白让他们出钱,只会把各地商贾都吓跑吧?”

    唐宋笑道:“假如,我让他们出银子办学堂,就是为了将来能赚取更多的利益呢?”

    “现在青田县的巨大利益,他们都心中有数,制约各地商会获取利润的根源,便在于本县的土地与工匠。”

    师爷听出了些许问道:“难道县尊大人的意思是,那些学堂并不只是让百姓识字,而是训练他们成为工匠?”

    “正是如此。”

    “现在青田县各工坊使用的工匠勉强足堪使用,但是随着我们生产的产品越来越……有利润,越来越精密,必须要有足够的专业技能才行。”

    “现在我们要未雨绸缪,想办法建起专业学堂令他们进修工坊所要使用的技能,之后便能大量进入工匠,不会耽误我们的工坊生产扩张。”

    师爷沉吟了一会儿。

    虽然县令大人所说的都有道理,可是商人最重视眼前之利,必须要略施些手段,再找几家商会来带个头。

    以他们的见识,自然能看得出,县令大人设立学堂是对“商人们”有利之事,但是那些进入学堂学习出来之后的工匠,却未必能进入自己的工坊。

    那等于是自己花了银两,却白白替别家工坊培养了人才,于他们自己便是吃亏。

    师爷把心中顾虑向唐宋一说,却没想到,就连这一切,唐宋也已经想到了。

    “此事完全可以通过事先签定契约来互相约束。只要那些学徒,在某几家学堂上学,甚至还有机会得到银钱资助,但其学成之后,必须要指定的工坊做足年数,之后才能转投他家。”

    这一点,对于那些商会的回报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按当时的风气,只要他们在某一家学堂开始做工,那若非极大的变故,他们自己也不会轻易变更工坊。

    换句话说,他们很可能会成为该商会一辈子的工匠,得到了回报极为丰厚,远非少量的银钱所能估量。

    师爷这才打消了所有的顾虑,有着种种的保障,就能说服商贾会自愿掏出银两。

    至于地方的百姓,那就更不用说了。

    他们想要自己为孩子们寻找学堂,花费银钱极多,而且还要让孩子跋山涉水才能找到求学之所。

    现在,他们把学堂开在各个县中,就近便能上学,而且识字之后,还能直接进入工匠,赚得银钱补贴家用。

    当然,此举肯定也会让很多本来有才能进入正规学府的学子,受限于签定的契约,只能转为工坊的工匠。

    对于儒士看来,这样便等于埋没了一名人才。

    可惜,唐宋对于人才的看法,与他们是完全不同的,谁说学堂之中出师,最后进入工坊作为工匠的,便不能称为“人才”了?

    唐宋做好各地的规划之后,立即调动大量的货船,运送石灰等材料先来,在这里建起大量的房屋。

    同时,他还要给予周围的百姓部分银钱,鼓励他们在农闲之时前到未来的工坊之中做工。

    虽然买地的时候,魏华清就出了非常优厚的价钱,但是分发给百姓的银钱不必过于吝啬。

    这样做既能获得好的名声,避免以后的麻烦。又可以增加这些百姓的消费能力。

    等这里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542219/108897901.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542219/108897901.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