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明月淡淡一笑,“我们三人侥幸得了一些时运,如今正该造福乡里。此地民风淳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连书都带来了!”

    祝三齐双手托着一个一尺半见方的匣子,走到堂屋中间,面向众人缓缓打开,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十几本书籍。

    别看数量不多,但在此时已经算得上珍贵。

    李东、李西两个村子,就算把黄历都算上,也凑不出十几本书来。

    而最上面的一本,就是杜乔“难产”出的,用于识字启蒙教材《三字经》。

    祝明月刚刚收到,她不会将缘由归结于大吴糟糕的通讯条件,更不会体贴杜乔公务繁忙。

    只怪写手不在眼皮底下,缺乏“激励”,效率自然会低一些。

    堂屋内当即有数位村民迅速围拢到祝三齐的身旁,目光聚焦于他面前的书籍,却无人上手翻动。

    祝明月曾私下问过婆媳俩,两个李子村有多少人读过书。

    王翠翠在村里待的年头长,对于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别说读书,她连哪些人认字都能一个个全报出来。两个村庄加起来,上百户人家,数百口人,真正识字的却寥寥无几,不足一手之数。

    以李东、李西村的地理位置,日子怎么都称不上难过。那些更偏僻的地方,说不定全村睁眼瞎。

    李四海的手不自觉地攥紧,掌心沁出细密的汗珠。他紧张地在袍子上反复擦拭,最终还是未能鼓起勇气去触碰那些书籍。他的目光无意间掠过最上层的一本书,封皮似曾相识,似乎与孙辈启蒙时所用的书本颇为相似。

    李启祥满怀激动转身面向祝明月,急切地问道:“祝娘子,依你看,是个什么章程?”

    祝明月淡定道:“依我浅见,先修几间小屋子,先生住一间,余下的做课堂。两个村里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以去学识字、算数。”

    这所坐落在村里的小学堂,并非启蒙,而是扫盲。

    没看祝明月只带了书籍,没有笔墨吗?学字用沙盘即可。

    《三字经》外的其他书,都只是装点门面的东西。只待学生有更高的追求后,才可能派上用场。

    祝明月扫视屋内屋外的人群,强调,“我的意思是,无论是小娘子,还是在场或不在场的姐妹、嫂子、婶子,都可以去学。任何人不得阻拦。”

    祝明月强势,在场没有人会不合群地跳出来非议这不符合规矩,至少明面上是如此。

    毕竟,出钱的是大爷,谁也不想得罪这位财大气粗的贵人。

    只有一个中年妇人不安地将头发拢到耳后,低声问道:“我们学这些有用吗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536400/113931762.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536400/113931762.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