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恐怖灵异 > 带我去远方林朝阳陶玉书 > 第201章 惊心动魄的一幕
    华侨公寓,林朝阳家中。

    因着他再次一人双奖的辉煌战绩,气氛突然陷入了诡异的平静。

    陈健功本来因为自己得了奖高兴的大呼小叫,可这会儿林朝阳一人双奖,却面色如常,从容淡定,弄得他也不好意思咋呼了。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林朝阳去开门一看,是章德宁。

    “朝阳,得奖了!你得奖了!”章德宁还没进门便大声说着。

    《小鞋子》是在《燕京文学》发表的,杂志那边刚得到消息,章德宁就来给林朝阳报喜了。

    “《小鞋子》得奖了是吧?”

    章德宁愣了一下,“你咋知道?”

    林朝阳冲屋里示意了一下,章德宁这才看到屋里的崔道义,顿时感觉意兴阑珊。

    “行了,先进来吧。”

    本来当初《高山下的花环》被《人民文学》抢了过去,章德宁就郁郁难平,现在连报喜这种事对方都要捷足先登,真是欺人太甚。

    “崔老师,我听说这回评奖,你们《人民文学》的作品又得了不少奖啊!”

    她的话里当着几分阴阳怪气,谁能听不明白。

    《人民文学》是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评选负责机构之一,刊发在他们杂志的作品获奖了,难免有点瓜田李下的嫌疑。

    “是有几部得了奖。都是经过评委会首肯的,而且还都是读者投票排名前列的作品,可以说是有口皆碑。”崔道义笑呵呵的回了一句。

    他的回话滴水不漏,绵里藏针,章德宁还想回击,却被林朝阳拦住问道:“这回评奖,你们《燕京文学》得了几个?”

    提到这个话题,章德宁顾不上跟崔道义纠缠,说道:“短篇我们得了两个。正好健功也在这,他的《丹凤眼》得奖了,还有一篇是《笨人王老大》,中篇就你一个。”

    “这回评奖啊,《人民文学》可得了十二个呢。”

    “那《收获》呢?”

    “《收获》得了六个。”

    “呦,那也不少呢,这俩杂志快把奖项包圆儿了。”听着章德宁的话,梁佐惊叹道。

    “不光是《收获》,今年《十月》也得了五个奖。他们三家加在一起啊,才真算是包圆儿了。”章德宁说道。

    林朝阳调侃道:“行了。你别不知足了,你们《燕京文艺》不是也拿了三个奖吗?不少了。”

    《燕京文学》跟《人民文学》《收获》比起来,根基还是浅了不少,成绩不如这两份顶级刊物了也是理所应当的,唯一让人意外的是《十月》。

    “还成吧,明年再接再厉。正好健功也在这了,省得我跑一趟。过两天人民的会堂举行授奖仪式,你们别忘了。

    授奖仪式之后得参加几天座谈会,跟去年一样。”章德宁交代道。

    林朝阳和陈健功应了一句。

    这时一旁的梁佐问崔道义,“崔编,这回评奖《人到中年》获奖了吗?”

    “《人到中年》啊,得了,还是个一等奖呢。”

    崔道义回答了梁佐的问题,又看了看他,难不成又是个作者?不对啊,获奖的谌容可是个女同志。

    “他是《人到中年》的作者谌容的儿子梁佐。”

    林朝阳替崔道义解了惑,崔道义笑呵呵的说道:“恭喜啦!”

    “我替我母亲谢谢您。”

    屋里六个人,五个人都跟奖项有关系,只有刘志达站在那里,像个喽啰。

    聊了有一会儿,章德宁偷偷问林朝阳,“他来就为了跟你说评奖的事?”

    她问这话的时候眼神一直在往崔道义身上瞟,那点小心思就差没写到脸上了,生怕崔道义是觊觎林朝阳的稿子。

    “嗯。”

    得到了林朝阳的答复,章德宁稍感安心,但她见崔道义一直没有起身离开的意思,她也不起身。

    直到崔道义准备告辞,她才离开。

    两天后,人民的会堂。

    中国文化界群英荟萃,其中包括了评委会成员、从各地赴京的获奖作家、众多杂志的编辑、评论家、学者以及文化界官员,浩浩汤汤来了三四百号人,场面蔚为壮观。

    今年的授奖仪式与前两年稍有不同,多了个优秀中篇小说奖,自然多了一些获奖作家。

    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一共十七个奖项,其中六个是一等奖、十一个是二等奖,但获奖作家只有十六人,林朝阳一人包揽双奖。

    获奖作家当中不少人他都认识,比如《人到中年》的谌容、《蝴蝶》的王濛、《开拓者》的姜子隆、《啊!》的冯济才。

    有一些人他不认识,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天云山传奇》的鲁彦周,两人的作品都被谢靳改编,《追赶队伍的女兵们》的邓友枚,他与汪曾琪、林津岚是多年好友。

    另有几个人,确实跟林朝阳没有任何关联,其中有个身材微胖的中年人引起了他的注意,因为刚才覃朝阳为二人引荐时介绍了对方的名字。

    “陕西籍作家陆遥!”

    本次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评奖,陆遥凭借《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了二等奖,这也是他第一次获得全国性文学奖项,看上去格外激动。

    等到授奖的时候,林朝阳一个人捧着两份证书和纪念品,自然少不了又是受到一阵瞩目和热议。

    连续两届评奖,去年两个短篇小说奖、今年两个中篇小说奖,开创了一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记录。

    授奖结束后,下午在京西宾馆举行获奖者、编辑、评论家中篇小说奖座谈会。

    燕京的作家们大多都是熟悉的,哪怕不认识,也都有共同认识的朋友。

    相比燕京作家们之间的熟稔,外省作家们就拘谨多了,大家基本谁也不认识谁,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聊些什么。

    “你那部《梵高之死》我看了两遍,写的真好,不光是故事性和文学性结合的好,还有态度。

    上次去你家吃饭,听你讲的时候就已经觉得很精彩了,现在读到小说才发现,更绝!”

    冯济才坐在林朝阳的右手边,说起了林朝阳的新作品《梵高之死》,聊得火热。

    陆遥坐在林朝阳的另一边,他见陆遥一直没说话,神色间有些拘谨,正想给陆遥递个话题。

    此时不知是谁弄翻了茶杯,嘭的一声砸在地上,发出一声刺耳的响声,会场立刻安静了下来。

    “惊心动魄的一幕呀!”

    林朝阳突然冒出了一句话,迟疑两秒,会场内顿时发出了一阵善意的笑声,这自然是大家也联想到了陆遥和他获奖作品的名字。

    本来略显紧张的气氛在这个小插曲的调剂下变得轻松起来,连原本很拘谨的陆遥也放松了下来。

    等座谈会快结束的时候,大家的关系已经比开始时融洽了很多,说起了闲话。

    “好长时间没吃你做的饭了,还怪想的。”冯济才对林朝阳说道。

    隔着两个座位的邓友枚听到了他的话,凑热闹道:“我听曾琪和津岚说,朝阳同志的厨艺可是我们燕京作家里的一绝。咱们这么多外地作家,好不容易来一趟燕京,不能光请济才啊!”

    听着二人的话,几位外省作家面露好奇之色,身边的燕京作家便给他们科普起了林朝阳的手艺。

    这一年来,有李拓这个文坛交际花的大力宣传,林朝阳的厨艺在燕京文坛早已闻名遐迩,连他家“寻味斋”的名号都已经广为人知。

    听着大家的科普,一众外省作家们也对林朝阳的手艺产生了期待,众人乌泱乌泱的起哄,让林朝阳苦笑不已。

    “诶诶,大家听我说!”邓友枚高声制止了大家的议论,然后说道:“赶上这几天大家都在燕京,咱们找个机会,尝尝朝阳的手艺。先说好啊,咱不吃白食,米面粮油、瓜果蔬菜咱自备,我先带个头,我出五斤全国粮票。”

    他这边一说完,立刻引起了一片响应声。

    “这个提议好!我也出五斤。”

    “我出二斤肉票!”

    众人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根本不顾林朝阳的反应,一会儿功夫,已经将聚餐这事给做实了,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522591/97737510.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522591/97737510.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