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没什么事能让我震惊的了,就算火车上的所有人都被证实在阿姆斯特朗家待过,我也不会惊讶。”
布克先生用一句半开玩笑的话语,和波洛打趣道。
但天知道,身为读者的罗坚,在看到这句玩笑话时,心中是掀起了何等惊涛骇浪。
前文里的许多细节,就像是开闸泄洪一般,疯狂往他的脑子里涌现。
为什么在旅游的淡季,价格不算便宜的火车卧铺会被销售一空?
为什么在看见波洛的第一眼,麦奎因就脱口而出,是波洛走错了房间。
为什么列车员和麦奎因解释原因时,口吻之中会带着一股抱歉的意味。
为什么好像所有人都有所隐瞒,两两互相提供不在场证明。
…………
“呼!”
罗坚深呼吸一口气,他知道,自己这次,一定已经触碰到了真相。
提前触碰!
过往的推理小说,如果能让他提前猜到真凶,他一定会欣喜若狂。
或者在心中疯狂吐槽作者的水平不行。
但这一次,面对这本《东方快车谋杀案》,罗坚却没有感觉到有太多的兴奋感。
相反,他的心情还格外沉重。
想起阿姆斯特朗惨案,想起那个年仅3岁,含着金钥匙出生,本该是这个世界上最幸运的天之骄子,却又成为这个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还有悲痛欲绝,相继离去的阿姆斯特朗夫妇,罗坚就无论如何,都心中难以快活起来。
比起离奇命案的真相,对于结局,他有着更多其他方面的期待。
…………
正如布克的玩笑话那样,简直是一语成谶。
随着波洛的调查深入,越来越多的真相,呈现在了读者面前。
安东尼奥·福斯卡雷利,意大利人,是当年阿姆斯特朗家的司机。他回忆道,被害的小黛西曾是全家人的宝贝,会坐在车子里,假装握着方向盘,她还会叫他托尼奥……
格丽塔·奥尔松小姐,瑞典女人,哈巴特太太的同房间舍友,接受过专门的护士训练,实际上,她是照顾小黛西·阿姆斯特朗的护士,她回忆道小黛西是个多么可爱善良的小天使,却被歹徒折磨到连死神都不忍目睹……
爱德华·亨利·马斯特曼,雷切特的仆人,他是九个月前才成为雷切特的贴身男佣,而在那之前,他是阿姆斯特朗上校的勤务兵,战争之后成为了阿姆斯特朗家的仆人。
塞勒斯·b·哈德曼,自称是一名侦探,是唯一和阿姆斯特朗家没有任何关系之人,然而,他却是那位跳窗自杀的阿姆斯特朗家保姆……曾经的恋人。
哈巴特太太,她的真实身份是阿姆斯特朗家女主人的母亲,正是那位被提及过的着名女演员,哪怕是在扮演“哈巴特太太”这个角色的时候,她的嘴里,也总是在不断地念叨着她的女儿,她那温柔可爱的女儿……
皮埃尔·米歇尔,列车员,在这家公司已经服务了十五个年头,勤勤恳恳,老实本分,头脑还有点不灵活。
按理说他这位列车上的老员工,不太可能会被卷入谋杀案之中才对。
然而不幸的是,他还有另外一重身份,即阿姆斯特朗家那位跳楼自尽女保姆的——父亲!
玛丽·德贝纳姆小姐,她是阿姆斯特朗家的家庭教师。
约翰·阿巴思诺特上校,他是阿姆斯特朗家的朋友。
德拉戈米罗夫公主,她是阿姆斯特朗家女主人索尼娅的教母。
希尔德佳德·施密特小姐,她是阿姆斯特朗家的厨娘。
至此,加上嫁给安东尼奥伯爵的索尼娅妹妹,以及父亲是阿姆斯特朗案检察官的麦奎因,真相已经昭然若揭。
这趟车厢上的所有乘客,都和阿姆斯特朗家,或者准确来说,是和那桩惨案,有着密切联系。
凶手烧掉会暴露“雷切特”真实身份的纸条,不是为了掩护车厢内的某一个人,而是——
所有人!
…………
旅客们都涌入餐车,找好位置坐下。
每个人的表情都很是古怪,像是在期待,却又掺杂着不安。
波洛一如既往地喜欢这种把所有嫌疑人聚集在一起,然后公布调查结果的大场面。
也许这是他身为侦探,为数不多的几个特殊癖好之一?
“经过我的调查,这个案件有两种可能的结论,我会都把它们说出来,并且请布克先生和康斯坦汀医生,裁定哪个才是正确答案。”
啊?
波洛又在戏耍罪犯?
罗坚本能地就联想到了《罗杰疑案》,在那个时候,他也是给了谢泼德医生一次选择的机会。
但无论当时的医生是坦白还是认罪,都不会改变最终的结局。
犯人,必须伏法!
这是波洛身为侦探的底线和准则。
不过,这里也有一位医生,难道说,事情还存在反转?
哪怕罗坚已经感觉到他可能猜出了全部的真相,把整个案件的诸多诡异之处,都串联了起来。
但在没有看到最后结局之前,他都不敢打百分百的包票。
无他,唯脑熟尔!
上当的次数多了,自然就吃一堑长一智,在深夜宇宙系列作品面前,不再轻飘飘夸下海口了。
不像有些人,吃一堑吃一堑再吃一堑……
“现在,我们重新回顾一下案情,雷切特先生在昨晚被刺杀身亡,死亡时间在午夜至凌晨两点,在他睡衣口袋里面,有一块被砸瘪的表,时间停留在了一点一刻上。
众所周知,雷切特先生有一个可怕的仇人,这个人很可能在某个站登上了火车,有人给他准备了一套列车员制服,并且这人用一把万能钥匙,打开了雷切特先生的房门,狠狠地刺死了目标。
然后通过朝向哈巴特太太房间的联通门,逃走离开。
在经过联通门时,他顺手把用过的匕首,塞进了哈巴特太太的洗漱包里,但他却不小心弄掉了制服上的一个纽扣。
然后他脱下制服,塞进一个空房间的旅行箱之中,在火车就要开动的时候,穿着普通乘客的衣服,就此下了车……”
波洛洋洋洒洒解释了一大通,把所有的疑点和证词,都囊括进了他的这套说辞之中。
包括所有人证词中“可能存在”的漏洞,也都给予了一套可以说得过去的解释。
罗坚是越读越是嘴角抽搐,有点想笑。
他从未见过如此搞笑的波洛,嗯,怎么说呢,就是那种明明是严肃认真性格的老实人,偏偏在跟你一本正经地开玩笑。
他发誓,这套说辞,别说开了天眼的读者,就算是列车上的人,估计也不会采信。
你与其说波洛是在复盘案情,倒不如说,他是在教这些人如何应付警察后续有可能的盘问……
咦!
想到这里,罗坚忽然收敛了笑容。
眼神变得有点凝重起来。
难道说……
不会吧?!!
“不对!这样的解释太多漏洞了,波洛先生,犯罪过程肯定不是这样的,以您的名望,一定能很清楚这一点!”康斯坦汀医生提出了疑议。
“我明白,所以,我接下来会告诉你们,我的第二个结论——
首先,在上车的第一天,布克先生在午餐时的一句话,非常关键,他说,聚集在我们这节餐车里的人很有意思,形形色色,来自不同的国家和阶层。
试想,是什么地方,最容易汇聚成这么多不同国家和阶层的人呢?
答案必然只有一个,那就是阿姆斯特朗案发生的那个国家!
一个移民国家!
这个发现不禁让我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假如我是导演,从全世界选角,分别扮演一位阿姆斯特朗家族中会出现的角色,这将非常有趣。
要单凭口供,证明火车上的某一个人有罪是相当困难的,而奇怪的是,你们的口供之中,每一个人都能精准找到另一个人,为自己提供不在场证明。
这太戏剧性了,因为不可能所有人都会被卷进来!
除非,这是一桩事先就被编排好的——
戏剧!
然后,我就忽然明白了,这就是正确的答案,所有人都与阿姆斯特朗家族有关联,在相同的时间,选择坐同一趟火车,以形形色色的身份,将雷切特团团包围。
以此为基础,我仿佛看见了一幅完美的镶嵌图案,每个人都扮演着分配到的角色,其中任何一个人受到怀疑,另一个或几个人,就会急迫地跳出来,为他作证澄清。
顺带把问题搅乱,让案情变得更加错综复杂,难以厘清。
因此,这个案件就如布克先生所言,离奇得不可思议。
如果按照我的第二个结论,或许就能解释清楚所有的问题了。
刀伤,为何会如此凌乱?从伤口性质可以描绘出男女强弱各不相同的凶手画像?
因为每一刀都是由不同的人刺下去的,自然就会出现互相矛盾的依据。
然后是恐吓信,完全是为了捏造一个不存在的‘凶手’而故意为之。
假如在烧掉最后一封恐吓信后,没有留下关于阿姆斯特朗案的半点线索,警方就不会去怀疑车上的任何一名旅客。
由于有好几位旅客,都提供了看见一个‘小个子,深色皮肤,说话带着女里女气’的人举止鬼祟,自然就会把注意力都放到这个并不存在的人物身上。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414764/70050781.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414764/70050781.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