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
崇政院。
韩延徽梳理着身上的官袍走下马车,捧着一些卷轴进入衙署,值守的小吏殷勤的上前要帮他拿一些都由他客气的婉拒了。
一路向里走,廊间的官吏都纷纷叉手见礼,口称“韩学士”,有相熟都都以“藏明”相称,一个个好像都与韩延徽关系好的不得了。
韩延徽腾不出手来,便只好不断的笑着点头示意,每一个人都能唤出官职名称来,倒是滴水不漏,而后一路走进崇政院使敬翔的公署内。
在他之后的一众还未上值的官员艳羡不已,纷纷小声的讨论起来。
萧砚的奏书抵达崇政院,上报皇宫,连同一起的还有南平王刘隐的国书,更让人大出所料的甚至有娆疆万毒窟蛊王蚩离的国书,其实也算不得国书,一介南蛮番邦的番主罢了,算得上什么王?不过娆疆愿意称臣,让朱温格外高兴,朝中最近已经有了封蚩离为“滇王”还是“南诏王”的讨论。
人人都知道萧砚又立了功,半年来一直不温不火待在南面仿佛远离了中枢的冠军侯,这次是由朱温亲自下诏召回来的。
已经有小部分人知晓了楚王马殷的所作所为,萧砚连同娆疆与南平国在内共同挫败楚国阴谋,才没让楚国这个坐拥荆湖、岭南的大诸侯放肆扩张版图,不然又会成为大梁君臣心底里的一根刺。
至于那吴国朱瑾为何会莫名其妙突袭长沙,没人会与萧砚联系起来,半年前的淮河大案还犹在眼前,人人都知那朱瑾差点取了萧砚的命,若能将二者联系到一起,那才是扯了鬼。
萧砚此行特别完成了任务不提,还大扬国威,无愧两道转运使的临时差遣,这般一来,半年里侵吞了球市子不少生意的鬼王与朱友贞,也突然成为了朝臣们私底下讨论的对象。
球市子都知道是冠军侯萧砚的产业,这半年来生意却被鬼王等人生生抢去了大半。
先是鬼王在汴京东南厢建立起了一座球场,后有朱友贞在西南厢起了一座,体系完全是照抄球市子,虽然比起球市子时常更新的玩法略有不如,场地也多少小了些,但毕竟是在城内,比起远在城外的球市子更方便市人,遂从中生生分了一杯羹,甚至大挖球市子的墙角,好些野球队都被高价买了过去,明摆着就是要搞垮球市子。
之前都当萧砚远离了中枢,已经被朱温渐渐疏远,自然没人会当回事,但现今看这趋势,冠军侯萧砚好像还是一副强势归来的架势,这些矛盾当然会让上下朝臣暗地里多想。
所以韩延徽的地位也多少有些水涨船高,人人都知道这个不知道为何被敬翔器重的韩学士是被萧砚从河北带来的,天生就是冠军侯一派,往常默默无闻,给人就是个办事很稳重的文士,这些时日因为萧砚声名鹊起,才让人们恍然发觉其人原来一直都在崇政院有差遣,与崇政院使敬翔走的也很近。
不管怎么说,就算是冲着与萧砚交好的心态,也不容小看这位默默无闻的韩学士。
韩延徽虽走进了公署,但他又不是聋子,对后面的私语自然有所察觉,遂只是一笑。
萧砚彼时留冯道在河北,带他来汴京,本就是为了让他替萧砚结交中下层的官吏,好从中选出一些可用之人,往常韩延徽仅略有一些薄名,虽注意了些失意之辈,但到底有些难以大施拳脚,如今突然声名鹊起,倒是可以方便拉拢亲近一些人选。
鬼王、朱友贞之流是看不上这些小官小吏的,但萧砚曾与他说过,最影响底层百姓、军士以及与各方各派都有勾连的,恰恰就是这些小官小吏。真出了事,下面的人不见得会认得朱温,但一定会认得平时有过交际的小官小吏。
当然,这些都是细水长流,急不得,韩延徽只是按部就班的在汴京城完成萧砚交给他的任务,即配合户部尚书张文蔚整顿大梁财政,建立“银行”体系。
大梁坐拥中原,却甚是缺铜,铸造的铜钱大多都缺斤少两,百姓其实很不愿意买账,偏偏大梁又连年征战,国家机器一经启动,就是花钱如流水,上好的铜钱与布帛都要优先满足军士,流通在百姓当中的铜钱便愈是粗制滥造了。
若能有一物代替铜钱重新给国家恢复信誉,便是一桩极好的事情,但此事非同小可,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强行促成的,也就有了代以试点的“汇通票行”,现在便是在由安乐阁进行运行,按照萧砚当时与崇政院的承诺,如若汇通票行运转得当,其后便可由户部进行收购云云。
至于这句承诺做不做得数,萧砚相信,如果给他两三年还能让大梁轻而易举拿走了汇通票行,那么留在他手中也是个祸害,但他更相信,两三年过后的汇通票行,萧砚不给,没人敢抢。
而这半年来因为韩延徽做事很是得体,大对敬翔的胃口,遂从张文蔚那里暂时借调了过来,在崇政院谋了份差遣,也算是成为了敬翔暂时的幕僚。
“下官见过敬相。”
韩延徽捧着一堆卷轴,入门先见礼。
敬翔正埋在桌子上处理奏折,现今朱温愈加不问国事,很是沉迷于鬼王进献给他的“延年益寿术”,大小奏折都堆在崇政院,朱温倒是信得过与他共事了几十年的敬翔。
“唉……”敬翔抬起头,开口却是先叹了口气,然后玩笑道:“冠军侯已在回京途中,只怕再等月余,老夫就无法与藏明共事咯,可惜可惜啊……”
韩延徽缓缓一笑,倒是没有替萧砚做主说什么大可以再借给敬翔使唤的话,只是诚恳道:“这半年来能与敬相共事,下官收获良多,已是荣幸之至,实不敢贪图。”
敬翔爽朗一笑,让韩延徽落座,而后捋须问道:“怎么,之前让你代为梳理南厢户籍一事,已有决断了?”
汴京城南厢是底层百姓与三教九流居住的地方,大梁的坊市制度很宽松,这些年随着城池扩张里面的人口愈加混杂,前阵子朱温突然来了兴致,说打算再给汴京城扩建一座外城,原因当然是要扩建皇宫,原有的地基太小,实在不够。
这等劳民伤财的事,敬翔当然不愿意赞同,但朱温近年来愈加有暴君的气质,很喜独断,当下只好暂且应下,后面再择机劝阻。
要扩建外城,当然要需先梳理本就属于外城的南厢户口,如果朱温真的执意要做,也便征抽徭役、统计搬迁人口,这件事不大不小,拿给韩延徽配合户部一起做正合适,敬翔对这个同样书生气很重的后辈感官很好,愿意花些心思培养一番。
不料韩延徽却是摇了摇头,道:“敬相交予下官的事,下官自当尽心尽力,然今日却有要事禀于敬相,比起清查户口一事,更为重要。”
敬翔早已注意到韩延徽捧着的那一堆卷轴,之前没过问,现下已是好奇起来,捋着胡须道:“可与冠军侯有关?”
韩延徽略有些意外,心下倒是佩服敬翔一针见血,遂上前摊开几张卷轴。
却是几张舆图,分别是定难、朔方二镇,以及关中地带,作图方法很新颖,上面记了比例尺与方位标,看起来感官格外清晰。
“这是……”
敬翔捻着胡须,有些诧异的皱眉道:“冠军侯想对歧国用兵?”
定难、朔方二镇远在陇西,本应当与歧、晋交好才对,但当时朱温篡位,邠宁节度使杨崇本、鄜盐节度使李周彝都依附岐晋对大梁发动了战争,唯独朔方节度使韩逊和夏州节度使李思谏上书归附大梁,“未尝以兵争”。
且这二镇可以算得上是两块飞地,大梁就算贪图,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想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挟制岐晋,遂给二镇节度使各自加了虚职,并保留韩逊与李思谏的节度使之位,实则二人亦是割据。
这些年这两镇悬于西陲,很给人一种模糊的印象,且与岐晋实则也有些勾搭不清、井水不犯河水的意味,但终究名义上依附于大梁,所以敬翔一看舆图,便只能猜出萧砚可能想联合二镇再配合关中驻军对歧国发动战争。
但韩延徽只是摇头,而后用手指点着舆图,慎重道:“君侯以为,歧国可能会对定难二镇用兵……”
敬翔皱了皱眉。
韩延徽顿了一下,继续道:“开平二年,定难节度使李思谏病逝,其孙继承了节度之位,结果去岁拓跋部发生内乱,李彝昌便被其部下夏州刺史高宗益趁机所杀,而后高宗益想以高氏取代拓跋部割据夏州却反被部下所杀,而后将李彝昌的族父李仁福拥立为新的定难军节度使……”
敬翔点了点头,这些都是他知道的事情,大梁朝廷对这些事也无可奈何,干涉不到什么,定难李氏是党项拓跋人,已统治割据了定难三镇多年,根深蒂固,就算出了这些乱事,大梁也只有承认李仁福的节度使地位。
韩延徽便又道:“短短四年内,定难三易节度使,可观内患形势严峻。去岁关中刘知俊降岐,岐王李茂贞的实力大涨,加之这些年歧国风平浪静、毫无动作,君侯怀疑,歧国很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对二镇用兵,说不得晋国也会有所动作。”
之前萧砚与女帝交好,和歧国可谓是有过两三年的蜜月期,当然不可能主动在大梁朝廷上引起君臣对歧国的注意,甚至还会将这点注意力尽可能打消。
但如今歧国落到了李茂贞的手中,萧砚当然不会再客气,这个王八蛋一回凤翔就抓了他的人,断了安乐阁的商道,差点没把萧砚布在关中与歧国的人手一锅端,这口气萧砚不可能不出,他人还在外地,便马上写信来敦促韩延徽准备给歧国上上压力。
萧砚如何用心敬翔自然不清楚,但他此时脸色凝重,韩延徽这番分析有理有据,让人不得不上心。
开平元年萧砚正是因为对河北一针见血的形势分析入了朱温和敬翔的眼而就此登上历史舞台,他敏锐的洞察力很让敬翔欣赏,而今萧砚让韩延徽代他来此提醒,定然不可能是无的放矢,敬翔也不可能无视。
敬翔眯着眼询问:“冠军侯如何作想?”
“君侯的意思是,大梁如今不宜对外用兵,暂且休养生息两年是有必要的,但歧国与晋国的威胁就在眼前,恐怕不得不防。我们可在长安布下防线,再做出进取的姿态,遣使定难二镇相约攻歧,二镇若见大梁有进取姿态,未必不会动心,君侯欲让二镇疲敝歧国,若有必要,大梁再决定是否要大肆用兵。”
“冠军侯深思熟虑。”敬翔缓缓点头,这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萧砚的主意很保守,毕竟大梁的当前大敌还是晋国,若突然强行对歧国大肆用兵,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晋、蜀、吴乃至南面诸侯都要大为防备,晋国与蜀国更会对歧国进行奥援,若能说动定难二镇抢先对歧国下手,倒不失为一条妙计。
毕竟定难这几年内乱,恐怕也害怕歧国入场摘桃子,千日防贼不如千日做贼,如有大梁支持,说动定难军下场的几率很大。
“好,老夫先记冠军侯一功,不管歧国有没有此意,陛下恐怕都拒绝不了这个提议,冠军侯真可谓国家重臣矣!”敬翔笑道。
韩延徽客气拱手,那几幅舆图自然献给了敬翔,由后者带着入宫与朱温陈述要害。
韩延徽作为萧砚集团的核心人物,自然知晓己方与歧国的合作已然破裂,歧国作为外部不可无视的势力,能对萧砚的事业造成无法小觑的阻力,萧砚要想篡夺大梁基业,首先就要保证外部势力短时间内没有威胁,在这个前提下,歧国不可能不挨这一刀。
至于为何会突然与歧国破裂,韩延徽并不关心,执行萧砚的决策,是他作为幕僚当仁不让的责任。
——————
河北。
冯道坐镇山庄所在,已然切实成为了一座“藏兵谷”,兖州、洛阳、小部分沧州不良人分舵的家眷尽数迁入了此地,与之相对应的,还迁入了不少流民进入此地,开辟田地、蓄养马匹,一年半的时间里已经有所收获,不再是入不敷出的局面。
经过冯道与留守在这里的付暗等一众兖州不良人,以及招揽而来的官吏们一年来呕心沥血、事必躬亲的任劳任怨,这座“藏兵谷”,才终于成为一道萧砚掌控河北的大粮仓,驻军有千余,内置有冶炼坊以及各式制造所,马甲、防具都已然开始打造,多一具便能给萧砚集团增加一分战力。
远在渔阳的卢龙军是萧砚集团真正的底气所在,也由冯道在此替萧砚遥控,大小事务皆要过问,短短一年半,年不过三十的冯道看起来好似平白增了十岁,但精神反而更好,言行间也有了一丝武人的气势。
“汴京递来的密信。”
付暗走进冯道的书房,对正在案牍间忙碌的后者递去一封火漆封国的书信。
冯道闻言一振,放下手里的所有事,仔细浏览过信件,眼睛里闪着光亮:“晋国可能要对河北用兵了……”
“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405595/113181363.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405595/113181363.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