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斤炮进入第一道平行壕时,离天亮已只有一个半时辰了,辅兵和炮手们抓紧时间向前推进。此时第二道平行壕已经挖完,同时又在前面构筑了二十座简易的临时炮垒。
由于炮组人员一天一夜没得到休息,林海又从海军部临时调来了二十个炮组,天亮之后就开始了对厦门东城墙残余雉堞的点射。
不到一个上午,整面城墙彻底被打秃,外侧的雉堞全部被清空,就连内侧的女墙都多处被轰塌,城墙上开始站不住人了。
十五斤炮的威力还是比七斤炮强太多,而且重炮的弹道更加平直,这对瞄准是有好处的,点射雉堞的命中率大幅提升。
城墙被打秃之后,这天下午城上的郑军停止了炮击。双方的火力差距太大,而且此时郑军炮手的防护还不如城下那些简易炮垒。
有鉴于此,王梦熊向郑芝龙进言道:“大当家,属下以为没必要和林贼对射了,且待他来攻城时再作理会。”
然而会友公司并没有开始强攻,林海下令继续挖斜线交通壕,将第二道平行壕与海盗挖的壕沟联通起来。
之所以仍要挖沟,主要是考虑到雉堞修复起来也并不难,郑军昨晚就借着夜色掩护修好了一部分,只不过临时修复的不如原来牢固罢了。
海盗挖的壕沟距离城墙只有七十步远,这已经在三钱鸟铳的有效射程之内。要是没有事先清理掉城上的雉堞,这一阶段的修壕工作无疑会带来不小的伤亡,进度也会被严重干扰。
但现在既然郑军的射手们不敢冒头,林海直接就采用了被沃邦称为“飞沟(flying sap)”的挖掘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土工作业人员不再站在壕沟中向前掘进,而是沿着预定的壕沟方向一字排开,每个人只负责挖自己面前的部分,就像挖第一道平行壕那样。
“飞沟”模式的效率自然会大幅提升,但前提是要能压制住城头的火炮,否则修壕人员就和那些被后金驱使填壕的炮灰没什么两样了。
黄昏时分,残阳落到了启明门的西边,从会友公司大营中看过去,厦门城笼罩在如血的晚霞中。
“总座,壕沟和炮垒都修好了。”林海被蝰蛇叫醒,身为主将,他在战事中是没法整宿睡觉的,每天都是没事就随时入睡,有事时又立即被叫醒。
“传我将令,令江哨长率部进入战壕,今晚开始炮击!”
“令黄百总选十队辅兵出来待命,夜间轮流施放火箭!”
林海抽出两支令箭来递给蝰蛇,陆军部年初的改编大幅提升了鸟铳手比例,火箭已经从战兵局的作战序列中退出了,改由辅兵装备。
这一转变意味着火箭这种精度太差的武器已经不会在阵战中登场了,只用于远距离袭扰或者焚烧城寨。半個世纪前的戚家军也经历过这种转变,《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里对火箭的定位是有很大区别的。
由于大明南方和东南亚地理环境的限制,会友公司目前没有装备火箭车,火箭还是由单兵施放,在战壕中向前推进十分方便。
臼炮要稍微麻烦一点,炮身、底座、弹药分别由一头健壮的马骡驮运,到了火炮阵地之后再将炮身在底座上装好。
比起舰炮来说,这还是方便得多,主要得益于这型十斤臼炮十分轻便。后世的普鲁士军队就曾经装备过用骡子驮运的轻型臼炮,在阵地上短距离移动时也可以不用骡子,四名士兵就可以连炮带底座抬着走。
当然这种臼炮的威力是很小的,只能说是聊胜于无罢了,重型的臼炮那重量也是大得吓人。林海目前对陆军的要求就是能适应山地作战,所有装备都要服从于这一原则,威远炮的倍径放在欧洲大致就是一门山炮,但目前也并未加长。
陆军部炮兵哨当前所用臼炮的倍径只有15,口径大致与海军部所用的十斤炮相当,所以被称为十斤臼炮。
所谓几斤炮是基于合口实心铅弹的重量命名的,并不代表实际的炮弹重量就是十斤,舰炮用的铁弹比铅弹密度小,需要的游隙大,实际重量是要轻不少的。
至于臼炮,一般都是用的开花弹,铸铁弹壳里面装填的是黑火药,那差得就更远了。
炮兵哨所用的开花弹在引信方面与尖兵局的手榴弹有所不同,虽然都是原始的延时引信,但药线缠绕在标有刻度的木制延时螺纹中,可以根据射程的远近来定量调节延时时间。
当射程较近、炮弹飞行时间较短时,将木制螺纹引信向下旋入一部分,即可减少引线燃烧的时间,确保炮弹落地后很快就能爆炸。
当射程较远、炮弹飞行时间较长时则反其道而行之,避免炮弹在还未落地时就在天上放了个烟花。
这种木制螺纹引信最晚出现于明代嘉靖时期,相比之下欧洲开花弹的引信直到两百年后还就是一根炮捻子,很显然在膛内爆炸的风险要高得多。
不过螺纹引信也带来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炮弹在膛内是会旋转的,一旦转到引信朝向药室的角度,膛压可能会将其推向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405468/100450760.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405468/100450760.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