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晋末长剑 > 第一百六十九章 进军神速(下)
    八三看书,晋末长剑!

    邵勋的大队人马压根就没进黎阳城,因为不在进军路线上。

    先锋将此城拿下,也是担心侧翼会有威胁,故试探一番。结果这一试探,就直接试探进了城内。

    黎阳就没有正规军士,这座城池好像被桃豹放弃了一般,空空荡荡,粮食都没有几粒。残存的百姓更是战战兢兢,害怕沉河的命运再度降临到他们头上。

    河对岸修建起了临时浮桥。

    邵勋正式下令:刘洽率军五千,北渡黄河,进驻黎阳。

    黎阳城南临大河,是一个可以直接接受河南岸补给的河防重镇。因此,刘洽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任务,那就是重修黎阳城,以为据点——从今往后,白马津附近的鹿鸣故城不用守了,驻地移到河北岸的黎阳。

    六月初九,大军离开黎阳县北境,朝内黄方向进发。

    行军间隙,邵勋在一座庄园内接见了远近使者。

    西阁祭酒胡毋辅之、右司马羊忱、从事中郎柳安之、郗鉴、司隶校尉庾琛等人随军,静静站在其身后。

    过了黎阳,离内黄就不远了,而且东面就是顿丘,位置十分关键,也非常微妙。

    李寿站在最里边,和庾琛眼神一触,又瞬间移开,默默想着心事。

    邵勋注意到了李寿。

    此人穿着麻布粗服,让他有些怀疑河北坞堡帅的经济状况。但考虑到上次千里奔袭苟晞,他的坞堡提供了相当粮草,并没有穷到那种份上,那么此人可能是故意的。

    同时也可以侧面看出,今年的河北确实有点困难。

    “诸君能来,便是心向朝廷,有尽忠之节,此诚可嘉也。”邵勋说道:“今举二十万众而来,便没打算那么简单撤兵。诸位可有教我之处?一个個来说。”

    邵勋看向李寿,示意他先来。

    李寿是坞堡帅,也是士人,出身顿丘李氏。

    只见他踌躇了一会,道:“明公有匡国之谋、扫虏之略,故事播于三台,名声留于汲魏。义师大至,我等欢喜还来不及,今愿奉上资粮,襄赞军需。”

    “顿丘有兵几何?”邵勋问道。

    “数千之众而已。”

    “有你们的人吗?”

    “大部皆是。”

    “可能反正归义?”

    李寿顿了一会,没有立即回答。

    “放心,此番我不与石勒决出个胜负,不会走的。”邵勋斩钉截铁地说道:“尔等无需多虑。”

    说到这里,他又看了眼李寿身旁那位叫尹芳的坞堡帅。

    此人祖上乃茌平人,三代以前迁居顿丘繁阳,算是当地豪强。

    “明公,石勒率大军北伐,汲、魏、顿丘等地其实没什么兵,全靠咱们每家每户出点人帮着守御城池,有的县城甚至一兵一卒都没有,明公取之不难。”尹芳说道:“若非实在没有办法,谁愿降胡?但我等上有老下有小,更有依附而来的诸郡县百姓,一举一动,干系重大,明公若不能——”

    邵勋摆了摆手,喊道:“顺龄。”

    “明公。”蔡承应道。

    “河北豪杰忧我南撤,不敢北顾。我欲北上邺城,可敢随我一行?”

    “我为亲将,虽赴汤蹈火,亦随明公一行,便是死也死在明公身前。”蔡承沉稳地应道。

    “金刚奴。你年少那会,常抚胸长叹,言天下尚未大乱,无有出头之机。今机会来了,敢不敢去邺城?”邵勋看向刘灵,问道。

    “有何不敢?”刘灵眉毛一挑,道:“天下人千千万,却无几人识得我刘灵。明公,我若擒杀石勒,大名可能哄传天下?”

    邵勋大笑道:“还差一点,若能擒得刘聪,方能天下闻名。”

    “那就先擒石勒,再杀刘聪。”刘灵大声道。

    说完,挑衅似的看了眼河北坞堡帅们。

    “王雀儿。”

    “末将在。”

    “你随我南征北战多年,可有怕过的时候?”邵勋问道。

    “银枪之下无英雄。”王雀儿回道:“胡马再强,亦非银枪儿郎对手。”

    “金正。”

    “末将在。”

    “身上有几道伤疤了?”

    金正也不言语,解开衣甲数了数,道:“还没十道。”

    说完,指了指靠近胸口的那处伤疤,哂道:“匈奴人学艺不精,再偏一点就能杀得我了。”

    “你是我爱将,焉能使匈奴贼子赚得杀将之名?”邵勋笑了笑,问道:“今举众攻邺城,敢不敢登城勇战?”

    金正头一昂,大声道:“星霜十年,征战无数,杀的人我都记不清有多少了。今粮草充足,杀穿河北又有何难?”

    “郝昌。”

    “末将在。”

    “昔年你在邺府为将,可曾想过重回河北?”

    “流离之际,艰难之时,若非明公收留,我等皆死多时。”郝昌感慨万千,道:“今老矣,不忧去日苦多,唯叹壮志未酬。明公若令我守邺城,当肝脑涂地,以报君恩。”

    邵勋拍了拍他肩膀,又看向众坞堡帅,道:“早闻燕赵之地,人多忠朴,俗尚义勇。今秉汉节而来,欲复中国旧土,君等若赢粮影从,提戈奋勇,异日论功行赏,亦可光耀门楣。”

    李寿等人欲言又止。

    “可畅所欲言,无需避讳。”邵勋看了他一眼,说道。

    李寿定了定神,道:“我等在河北,对王师望眼欲穿。惜数年来,只闻衣冠南渡,遂自神伤,未免慨叹,不得已而降胡。明公——”

    “彼辈有衣冠南渡,我却有北风之思。”邵勋说道。

    李寿一听,沉声道:“明公既有此志,我若扭扭捏捏,活似妇人一般,倒不像话了,今愿从明公。便是明日斧钺加身,亦不悔也。”

    邵勋又看向其他人。

    李寿扭头看向他们,大声道:“陈公大兴义兵,计日讨除贼寇,尔等何虑?往日做过甚事,有脸说出来吗?再不归正自效,悔之无及!”

    “明公宽宏仁德,不计前嫌。仆愿举兵追随,涤荡瑕痕,将来幽壤之下,见得列祖列宗,亦有话说。”李寿话音刚落,便有人站了出来,大声回道。

    “父兄之教,背离甚远。也曾猥从匈奴,侵暴州郡,今日思之,自弃何多!愿至明公帐下自效赎罪。”又有人说道。

    “愿从明公。”

    话说到这份上,一行人纷纷表态。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371138/94181267.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www.1024txt.xyz/book/371138/94181267.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www.1024txt.xyz),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