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只是庞知县自己对于这些村民的品性都不大认同。
他越说越觉得这刁民恐怕是携款私逃,只是担忧赵福生恼怒。
她毕竟是驭鬼者,生气的后果与一般人截然不同。
庞知县以往与她相交,见她时常笑意吟吟,便逐渐放松了警惕,今日话一说出口,见她发火,心中顿时就后悔了。
正胆颤心惊想办法补救间,却见赵福生重新坐回了原处,并没有勃然大怒,继而情绪失控。
外头艳阳高照,府衙的厅堂里有些清悠。
蒯满周安静的跪坐在离赵福生不远的地方,上半身趴在茶杌上,一半身影沐浴在阳光中。
一切岁月静好,不像是有厉鬼失控的架势,庞知县心中提起的大石松了松。
他率先认错:
“如果这姓郭的跑了,是我识人不明的缘故,之后那三百钱,由我的俸禄补足。”
“不是这个问题。”
赵福生摆了摆手。
她看庞知县吓得面色发白,不由微微一笑:
“私对私、公归公,我们讨论的是公事,你怕什么?”
庞知县勉强也挤出笑容。
他不说话赵福生也能猜出他心中念头,淡淡的说道:
“我暂时还不可能失控。”
赵福生端起茶杯:“但我毕竟是个人,就会有喜怒哀乐,恼怒、发火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庞知县听了这话,怔立原地,一时间脸色青红交错,露出尴尬又不好意思的神色。
赵福生饶有兴致的打量着这位老知县的神情,偷偷喝茶不出声,享受他的不知所措。
半晌后,庞知县双手作揖:
“大人教训得对,是我错了。”
话虽如此,但庞知县的态度却一下拘束了许多。
他如果与于维德等常人交往,偶尔争辩两句,兴许双方若是意见不合,还会说个脸红脖子粗。
但与赵福生相争辩,他则如脖子上套了个绳索,总是胆颤心惊的,身体的反应总比思绪更快。
赵福生性情精明,将庞知县的反应看在眼中。
普通人对于驭鬼者的恐惧非一日形成的。
尤其是庞知县身为官员,遭遇过鬼祸,对于厉鬼的害怕是深入骨髓的,他形成的观念哪有可能因自己三言两语便被打破?
她笑了一声,接着将话题重新引回庞知县提到的‘姓郭’的人身上:
“你再跟我说说这姓郭的。”
“是。”
老知县双手作揖行礼,在赵福生目光注视下,他躬身回道:
“这个人姓郭,单名一个威字,他原是封门村中人,世代在村中居住。”
庞知县与赵福生相识已经小半年的时间了,对她的性格也是有大概了解的。
知道涉及正事,她性情谨慎,喜欢收集详细的线索。
就算是一些外人看来无关紧要的小事,她也愿意耐心倾听,绝不会斥人啰嗦。
庞知县自己也是一个仔细、谨慎的人。
在选用郭威之前,他也不是胡乱花钱点人的,而是经过探查。
此时在心中将郭威的生平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后,他才说道:
“封门村与蒯良村、庄家村这样的宗族制村庄不同,村子里多姓人口混居。”
因封门村的村民并非亲戚,也不像黄岗村一样有共同利益,因此村子里的村民并非铁板一块。
“47年前,当时在任的县令曾统计过封门村的人口,在册记数一共有1124人。”
赵福生听到这里,不由意外道:
“这封门村竟然是大村落了。”
“在当时算。”庞知县点头:
“但因为村子各位其主,因此还算好管理。”
他说到这里,又道:
“不过统计户籍的时间太久远,中间我查过档,这村子发生过一桩鬼祸,死了不少的人,后面纵使有村民还在,但是这个户籍数仍是不准确的。”
赵福生听到这里,心中一动:
“封门村以前发生过鬼案?”
“在四十三年前发生过。”
庞知县点了点头:
“镇魔司应该也有记录。”
镇魔司储存过往卷宗的档案室早前因府衙里鬼祸爆发,而导致档案散乱。
一部分记录往年案件的卷宗被玷污、损毁,不过随着这几个月以来镇魔司重新走上了正轨,大部分的卷宗被人整理收录,已经归纳置案了。
此时有了庞知县的具体年份提醒,赵福生要想找到过往卷宗便十分便捷了。
她应了一声:
“我稍后便去寻找卷宗看看。”
庞知县行了一礼,接着说道:
“如果大人没找到,我到时也可以请师爷抄录一份。”
“好。”赵福生没有推迟,向他点头示意:
“你接着说。”
“是。”庞知县恭敬的答了,才接着道:
“我在雇佣郭威之前,也曾打听过他的底细,他家祖上四代都在封门村居住,早年记录他们是湘南人,是因水灾逃难至此地安家落户的。”
因为是外来人口,一开始不好融入村子,很是老实。
到了郭威这一代时,郭家人已经老实得近乎有些窝囊了。
“他们人口简单,胆子也不大,一些作奸犯科的事是半点儿不敢干的。”
庞知县这里所说的‘作奸犯科’是指落草为寇。
封门村与黄岗村离得近,黄岗村走货的人多,时常雇佣一部分青壮年为他们所用。
赵福生从武少春口里探听过,这些被走货人雇佣的人手段不大干净——也就是说,这些村民并非老实的良民。
接下来,庞知县说的话也验证了赵福生的猜测:
“这些村民在平时就种地,一旦收成不好,或是听到哪里有货郎入村,这些村民摇身一变,拿了武器便能变成匪寇,劫杀来往货郎。”
庞知县说起这些话时,脸色有些冷。
他身为朝廷命官,对于这些行事无法无天的刁民容忍度极差。
可惜万安县近几年来越发不成气候。
大汉朝日渐穷困,朝廷手中无钱,养不起兵丁,发放不起粮草俸禄。
万安县没有朝廷养的军队,要想调兵剿匪,需要向上一级的徐州府申请。
而军中贪污成风。
若要请来这些大爷兵们,少不得县府衙要准备大量金银器物。
且随着朝廷对于镇魔司、地方驻军将领的约束力下降,这些兵丁可非善茬,若是到时一来,失去控制,说不定是要杀人掠货祸害女人的。
到时请神容易送神难。
之后万安县的数任知县虽说明知封门村附近有匪徒,且村民苦不堪言,但府衙一直不敢向上州府部门申报,就怕到时后患无穷。
在这样的环境下,封门村形成两个极端:
“一是悍匪横行,打家劫舍;一是老实良民,既要向朝廷缴纳税贡,又要时不时应付匪徒的劫掠。”庞知县说到这里,都不由叹了口气:
“这郭威就是这样的‘良民’了。”
“这算什么良民?”赵福生抚额:
“这简直要被逼得走投无路了。”
“是,债台高筑。”
庞知县点头:
“他家穷得连当地的村长都不敢去催收,就怕一家子一时想不通,一根绳子了却生路。”
“……”赵福生一脸无语。
庞知县接着再开口:
“他家欠朝廷的税赋不少,一年到头借凑交了,刚到秋收时节,马上催债的人就坐到他家里了。”
正是因为如此,庞知县才选了他——因为郭威没有其他的路可走。
此时庞知县允诺的三百文钱,旁人不敢收,对于穷疯的郭威来说,却是天上掉馅饼,什么活都敢做。
“这郭威家风水不好,养不活女人,他爷孙几代都丧妻,到了如今,他跟妻儿与他老父一道生活。”庞知县大概将封门村的情况讲完,又将事件的重心放到郭威身上:
“他跟妻子生了两儿一女,但其中一儿一女都没养活,剩了个小儿子,现今四岁,平日夫妻带着。”
庞知县说道:
“封门村之上是长条镇管束,我通过当地镇长找到了郭威,许诺让他帮忙寻人入伍,先说给他三百文作酬金,后续如果他招来的人手不错,一经府衙录用,我便给他每人一文的好处费。”
“这个方法不错。”
赵福生点头。
庞知县就笑道:
“郭威也满意,当时拍胸脯保证说将事情办妥,但哪知才过去十天功夫,他就反悔说干不了。”
老知县说到这里,脸上露出为难之色:
“那边镇上替他传口信的人说,他家里有人失踪了,不瞒大人,我初时听这话,总觉得像是借口。”
&n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284870/66920816.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284870/66920816.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