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恐怖灵异 > 怒海覆清1852 > 第六二五章 立场问题
    徐鼎康比董良的年纪要大,已经快要三十岁。

    徐家本就是苏州地方上的大商贾,家族生意涉猎丝绸、刺绣还有外贸。都是比较赚钱的行当。

    他们家族也有大量的田地。

    因此他们家成了陆剑锋眼中的肥羊,一开始徐家还委曲求全。

    他们觉得陆剑锋毕竟是朝廷的人,顶多也就是薅一薅羊毛。

    可是没想到这个陆剑锋那么贪婪,先是薅羊毛,然后放血,最后直接要将肥羊给杀了吃肉。

    徐家这样的家族可能传承了几百年才能够有今天的规模,他们怎么可能乖乖妥协。

    好在因为做生意,徐家知道华族的政策。他们以前还排斥华族的均田制。

    传统的大家族,不管是经商还是做官都热衷于兼并土地。

    华族土地国有的政策则直接挖了他们兼并土地的根。

    他们发现华族除了均田制对他们不利,其他方面对家族的发展都是非常友好的。

    比如华族鼓励工商的政策,那真是实实在在的,可不是几句空话。

    首先,华族治下,道路畅通,没有了原来的厘卡,以前贸易,运送一批货物一路上究竟要交多少钱,连商人自己都搞不清楚。

    各个层级的人都想要吃拿卡要。

    现在华族明确了税制,统一了税务机关,其他人根本就没有收税的资格。

    哪怕有地方上的人私自收钱,商人们也有举报的渠道。

    华族的律法对百姓要求严格,对自己人同样要求严格。

    其次,商业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一个地方的商业活动发展情况成了官员考核的重要指标。

    那些地方官员都会对商人客客气气的,巴不得那些商人到自己的地盘上开办店铺、工坊,这样还能够解决当地百姓的就业,地方上的税收也能够增加。

    最后徐家选择了彻底投靠华族。作为徐家年轻一代的佼佼者,徐鼎康得到了家族的鼎力支持。

    他也非常争气,很快就是加入了复兴会,成为了正式会员,然后组织各大家族暴动,帮助护卫军轻松解放苏州城。

    他就是以此功劳被提拔为复兴会江苏分会的骨干。

    就连徐鼎康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可以走上从政的道路。

    现在回想起来简直就如同梦幻一般,要是他在满清参加科举考取功名,要多久才能熬到江宁知府的位置上啊?

    估计至少要五十岁之后吧。而以他商人的出身估计连考进士都很难。

    他想要做官的话大概率要花钱去买。

    徐鼎康还是一个有几分傲气的年轻人,年轻人就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

    在上海道工作的那段时间,徐鼎康已经感受到了华族的务实精神。

    他们看一个人工作的能力,而不在意这人的出身,因为华族高层大都出身草根。

    在官员考核的时候也更加注重绩效,而很少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华族的官府做事情都会先做计划、预算,然后确定好完成的日期,责任人,简单明了,责任明确。

    在华族做官虽然也要看人情关系,也要站队,但是总体上来说比满清的官场清明多了。

    今天开会之前他做了充分的准备。这些天在南京城,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白天的时候,他在城内走访调研,会见各界人士,晚上的时候才有时间整理材料。

    对于这次机会,徐鼎康非常重视。

    他拿出自己手中的文件夹。然后郑重地看了一眼董良说道:“元首,南京城内的户口统计已经完成,城外的土地丈量工作也完成了七成。”

    见到董良点了点头,他继续说道:“城内户口的统计工作包括原本各个府邸的奴婢。共计有人口二十一万五干四百口,城内的房舍也统计好了,共计十五万间左右,商铺有五干余套。其中天王府准备改造之后,作为华族政府的新驻地。另外几座王府预计移交给学部用来建设书院。无主的商铺我们准备进行拍卖,我已经联系了沪上商会的人,苏湖和沪上的商团会来参加竞拍,竞拍的收入将作为南京城的重建资金……”

    徐鼎康说的话似乎是没毛病,非常符合华族的办事风格,能够用商业手段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政府出钱?

    “徐鼎康,你稍微停一下。这次招标只有苏湖和上海商会参加吗?”董良突然间打断了徐鼎康。

    “元首,是这样的,目前报名参加的只有这两地的商人。”徐鼎康说道,他的表面上镇定,实际上内心有些紧张。

    这次招标时间比较短,他暂时才通知到了这两地。

    这里面他是有私心的,苏湖地区的商人给了他非常大的支持。

    南京城至少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会作为华族的都城。

    不管是安平还是福州都不是华族的都城,事实上华族还没有确定过都城。

    但是南京城有很大的潜力作为未来的华族都城。

    首先这里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乃是六朝古都。

    其次,这里在位置上能够兼顾内陆,还能勾通海洋。

    华族乃是以海立国,都城应该有连通大海的港口。南京城在各方面都符合条件。

    再者,南京城可以控制整个长江流域,这条线上乃是华族此时的精华所在。

    以前的王朝喜欢在北方立国,因为北方的民风彪悍,中原地区乃是华夏人口和经济的中心。

    但是明清之后,海贸兴盛,经济中心早就已经转移到了南方。

    南方的人口更是超过北方。

    所以将都城放在南京有很大的优势。

    都城的作用应该是方便控制基本盘。只要搞清楚华族的基本盘是什么,就能够猜到董良将在什么地方建都。

    如果有一座现成的大型城市,自然是比新建一座都城要划算。

    新建都城只适用于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想要通过政治中心带动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现在华族初立,手中的资源本就不多,自然不可能新建一座都城。

    南京城内有大量新建的建筑群,天王府和东王府都是可以住上几干人的大型府邸。

    这样的地方丢弃了简直浪费。

    华族目前的总部福州,主要的衙门都在满城,随着人员的增多,各个衙门都显得非常拥挤。

    而满城内最大的建筑给了董良作为元首府,剩下的大都是民房,采光和规模都不行。

    徐鼎康作为南京城的行政总长,自然是希望苏湖地区和上海的商人参与到南京城的重建中来。

    这是一件双赢的事情,因为在这里的任何投资将来都有很大可能性获得更大的回报。

    而由这些熟悉的商人来投资,徐鼎康管理起来也更加的容易。

    董良却知道财阀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对政治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后世的很多国家都是被财阀幕后掌控的。

  &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223380/49980206.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1024txt.com/book/223380/49980206.html)阅读,如您已在燃文小说(https://www.1024txt.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